微觀經濟學幾道問題
要解釋一下哦~~~~rn1.對應于邊際報酬的遞增階段,STC曲線( ).rnA.以遞增的速率上升rnB.以遞增的速率下降rnC.以遞減的速率上升rnD.以遞減的速率下降rnrn2.某企業有房屋,設備等固定資產1000萬,折舊率6%;銀行長期貸款100萬,年利率5%;生產工人工資總額120萬;管理人員工資10萬;原料,材料,動力費用1500萬.則其總固定成本為( )萬. A.60 B.65 C.75 D.1000rn答案是D. 為什么不用算折舊費,書上說折舊費也屬于固定成本.rnrn3.有關等成本線變動的描述正確的是( ).rnA.在兩種要素價格不變的條件下,成本增加使等成本曲線向右上方平移rnB.在兩種要素價格不變的條件下,成本減少使等成本曲線向左下方平移rnC.在成本和另一種要素價格不變的條件下,一種要素的價格變動將導致等成本線旋轉.rnD.以上均正確.rn答案:B. 為什么只選B,其他錯在哪?1邊際報酬遞增意味著邊際成本遞減,但是邊際成本依然是正的,所以總的成本曲線上升的,所以選擇C,以遞減的速率上升~
2應該是因為固定成本還未折舊
3個人覺得答案有問題,應該選D,或者是我水平所限,看不出問題所在~
LZ,你好。
第1題 邊際報酬遞減,即邊際產量遞減,每增加投入1單位的要素,新增產出都在遞減。短期總成本線應該是遞增的,而其斜率也在遞增。因此,STC曲線是加速遞增。應選A。
第2題 這里指的折舊率,應該是每一期的平均折舊率,攤銷到每一期的固定成本為60萬是對的。總的固定成本,即每一期的固定成本之和,也就是1000萬。D問題不大。
第3題 等成本線,是指在生產要素價格既定的前提下,廠商以一定資金購買兩種要素可能組合的軌跡。應該選D。參考答案可能有誤。
微觀經濟學幾道計算題緊急求助
1,假設有兩個寡頭壟斷廠商的行為遵循古諾模型。它們的成本函數分別為:rnrnTC1=0.1Q12+20Q1 2+100000 ,TC2=0.4Q22+32Q2+20000 ,這兩個廠商生產同一品質產品,某市場需求函數為Q=4000—10P ,根據古諾模型,試求:rnrn(1) 廠商1和廠商2的反應函數rnrn(2 ),均衡價格和廠商1和廠商2的均衡產量rn(3) 廠商1和廠商2的利潤rnrn 2,某公司面對以下兩段需求曲線rnrnp=25-0.25Q(當產量為0――20時)rnrnp=35-0.75Q(當產量超過20時)rnrn公司總成本函數為:TC=200+5Q+0.255Q2.rnrn(1) 說明該公司所屬行業的市場結構是什么類型?rnrn(2) 公司的最優價格和產量是多少?這時利潤(虧損)多大?rnrn(3) 如果成本函數改為TC2=200+8Q+0.25Q2,最優價格和產量是多少?rnrn3一個實行支配型價格領導寡頭壟斷行業中,行業的需求曲線為P=300-Q,其中P是支配型廠商指定的能為其他廠商接受的產品價格,Q是總需求量,其他廠商的總供給量為Qr,Qr=49P,支配型廠商的邊際成本為2.96Qr,Qb是該廠商的產量,若該廠商想達到最大利潤,應生產多少?產品價格應為多少?在這一價格上整個行業的產量將是多少?(1)為求廠商1和廠商2的反應函數,先要求此二廠商的利潤函數。已知市場需求函數為Q=4000-10p,可知p=400-0.1Q,而市場總需求量為廠商1和廠商2產品需求總量之和,即 ,因此,p=400-0.1Q=400-0.1q1-0.1q2。由此求得二廠商的總收益函數分別為:
TR1=pq1=(400-0.1q1-0.2q2)q1=400q1-0.1q^2-0.1q1q2
TR1=(400-0.1q1-0.2q2)q2=400q2-0.1q1q2-0.1q2^2
于是二廠商的利潤函數分別為:
π1=TR1-TC1=400q1-0.1q^2-0.1q1q2-0.1q1^2-20q1-100000
π2=TR2-TC2=400q2-0.1q1q2-0.1q2^2-0.4q2^2-32q^2-20000
此二廠商要實現利潤極大化,其必要條件是:
Aπ1/AQ1=400-0.2q1-0.1q2-0.2q1-20=0
后面的可以自己算,或者我發給你,找我
經典的寡頭分析是古諾雙寡頭模型。古諾模型可以在一個簡單的情形中得到說明。假定兩個面臨同一市場的競爭廠商,它們生產無差異的產品,成本為0。起初,A廠商選擇市場總量的1/2,以便利潤最大化。隨后,B廠商將余下的1/2作為其面臨的市場需求,并與A一樣選擇其中的1/2即1/4的產量。結果,A廠商的利潤因B廠商的加入而未能達到最大,于是它變動產量,將B廠商生產1/4余下的3/4作為決策的依據,選擇其中的1/2即3/8。同樣,B廠商將會選擇5/16。如此等等。最終,兩個廠商各選擇1/3的產量,而且它們沒有進一步變動產量的動力,從而市場處于均衡。古諾模型的缺陷是假定了廠商以競爭對手不改變產量為條件。
舉一個例子:
我們假定一個寡頭壟斷市場,
有兩家公司 E1和E2,
產量分別是q1和q2,
成本函數為 C1=20*q1, C2=20*q2*q2 (不方便打平方) (假設固定成本為零);
市場價格由總產量Q=q1+q2決定,P=f(q1+q2) =400-2*(q1+q2)
企業利潤分別記作 T1和 T2, 總收入記作 R1和R2, 總成本記作 C1和C2。
首先,我們研究古諾(Cournot)模型下的均衡情況。在這種情況下,
T1=R1-C1=P*q1-20*q1=380*q1 - 2*q1*q1 - 2*q1*q2
T2=R2-C2=P*q2-20*q2*q2=400*q2 - 2*q1*q2 - 4*q2*q2
分別對以上兩式求q1和q2的導數,求T1和T2最大值的條件:
T1’(q1) = 380-4*q1-2*q2=0
T2’(q2)= 400-2*q1 -8*q2=0
–> q1=80, q2=30 ; P=180, T1=12600, T2=3600 ;
q1=g(q2)=95-0.5*q2 ; q2=g(q1) =50-0.25*q1 (在以下的分析中會用到)
以上便是古諾模型的解。他研究的是平等地位的廠商在完全信息條件下的靜態博弈。但是現實情況中,企業的地位往往是不均等的,一個企業往往不知道另一個企業的產量。
寡頭壟斷時的均衡情況隨著條件的不同而各異,相關的模型還有斯塔克爾伯格(stackelberg)模型和伯特蘭德(Bertrand)的模型,針對以上同一個例子,我們可以求出不同的解。
微觀經濟學幾道很簡單的題
1 某工人在工資為每小時10美元時,每周工資收入為400元,當工資水平漲到每小時20美元時,每周工資收入為600元。這表明:工資水平提高的()rnA 替代效應起到了主要的作用;rnB 收入效應起到了主要的作用;rnC 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的大小無法確定;rnD 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都沒有起作用。rnrn2 基尼系數接近1時,表明社會收入分配(絕對不平等還是比較不平等)?rnrn3 經濟學家用( )來說明競爭的要素市場中的要素需求量雖要素價格變動而反方向變動的原因。rnrn謝謝!請說明原因。1.B.工資由10$上升到20$,表明工資率上升,工資率上升的收入效應是閑暇消費的增加,它的替代效應是工作時間的減少,由題意知,總收入上升,說明工資率的上升帶來的收入效應大于它的替代效應.
2.基尼系數的極限是大于0小于1,等于1就意味著這個社會是絕對不平等狀態.
3.用(邊際產品價值曲線)來解釋這一現象
具體解釋,不加圖示很難解釋,你可以參考這個鏈接http://teacher.zjnu.cn/sxyly/WORD1111/8.5.htm
第一,D,因為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是和消費掛鉤的概念。
第二,絕對平等
第三,要素邊際替代率。
相關推薦:
二審改判的條件(民事訴訟二審改判條件是怎樣規定的)
法院起訴書格式(起訴書的格式是什么)
酒后駕駛相關問題(酒后駕駛應該怎么處罰)
非法買賣危險物質罪(非法買賣危險物質罪的刑法規定)
補發工資如何納稅(補發工資應怎樣計算個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