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參保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基數可以為職工工資總額,也可以為本單位職工個人繳費工資總額基數之和,但在全省區市范圍內應統一為一種核定辦法。(二)參保單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費的基數為職工工資總額,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職工個人繳費基數為本人工資,為便于征繳可以以上一年度個人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要按照本通知的規定規范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核定工作,要在規范的基礎上,堅持標準,切實做好申報審核和日常稽核工作,維護廣大參保人員的合法權益,確保社會保險費的應收盡收。
根據參加社會保險的險種不同,繳費基數是不一樣的。
第一,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以本人的月均工資為繳費基數,但是,當職工的工資低于社會平均工資的60%的,則按照社會平均工資的60%作為繳費基數,當職工的工資高于社會平均工資的300%的,按照社會平均工資的300%作為繳費基數。
第二,靈活就業人員,由于無法核定其工資,則按照社會平均工資的60%到300%之間,由社保部門設立不同檔次的繳費基數,由參保人自行選擇檔次繳費。
第三,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檔次,是從100到2000元以上,參保人自由選擇繳費基數。
社保繳費基數也叫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參保單位和參保人員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依據。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繳費比例=應繳社會保險費。
繳費基數上限是指,職工工資收入超過上一年省、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算術平均數300%以上的部份不計入繳費基數;
繳費基數下限是指,職工工資收入低于上一年省、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算術平均數60%的,以上一年省、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算術平均數的60%為繳費基數。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社保繳費基數
根據參加社會保險的險種不同,繳費基數是不一樣的
第一,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以本人的月均工資為繳費基數,但是,當職工的工資低于社會平均工資的60%的,則按照社會平均工資的60%作為繳費基數,當職工的工資高于社會平均工資的300%的,按照社會平均工資的300%作為繳費基數
第二,靈活就業人員,由于無法核定其工資,則按照社會平均工資的60%到300%之間,由社保部門設立不同檔次的繳費基數,由參保人自行選擇檔次繳費。
第三,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檔次,是從100到2000元以上,參保人自由選擇繳費基數。
根據人社部發布的《2017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17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74318元,比上年增加6749元,增長10%。2017年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45761元,比上年增加2928元,增長6.8%。
從目前已公布社保繳費基數的省市看,上調幅度在6.2%到12%之間。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執行研究員張盈華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繳費基數上下限是按社會平均工資的300%和60%(有的地方低于60%)設置,社會平均工資上升,繳費基數上下限也會上調。
社保繳費基數上調,必定會增加企業和個人的實際繳費額,對于參保者工資收入和社保待遇都會有一定影響。“對于大多數企業和個人來說,繳費基數上下限上調,實際上繳費負擔并未明顯加重。”
7月新窗口期臨近 多地社保繳費基數迎密集上調——人民網
一、社保繳費基數是什么?
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簡稱社保繳費基數,是指社會保險參保人一個年度內繳納各險種計算的基數。其由用人單位申報,是參保人員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重要計算依據。
一般社保繳費基數越高,可支配使用的醫療費用就越多,退休時領取的養老金就越高。因此,我國各省市社保機構每年都會社保繳費基數進行核定,避免出現參保單位和參保人員瞞報、漏報、少報繳費基數事情的發生。
二、社保繳費基數如何確定?
(一)計算方法:
職工個人以年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用人單位以職工個人繳費基數之和為繳費基數。(1)職工工資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
社保繳費基數是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繳納基數,例如社會平均工資是1000元,繳納的基數可以是600元~3000元。
(1)職工工資收入高于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2)
(2)職工工資收入低于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3)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
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數,根據職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申報新的基數,需要準備工資表這些證明。
(二)基數查詢
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社保基數,并發布最新的最低基數和最高基數。一般而言,企業幫員工繳納的都是最低基數的社保,當然也有些公司會根據上一年度崗位的平均工資作為基數為員工繳納社保。
可以根據最新的發布時間,從當地的社保局查詢最新的社保基數。此外,也可以通過第三方軟件查詢全國的社保基數。
引用資料
社保繳費基數上調,影響有多大.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寧夏公布2016年社保繳費基數.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社保基數,是指職工在一個社保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以職工上一個社保年度的所有工資性收入的月平均額為準,社保基數每年確定一次,一旦確定,一年內不再變動。因工資不同,繳費基數存在上限和下限。如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按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基準。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一、社保基數的定義
社會保險基數(1)簡稱社保基數,是指職工在一個社保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它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額來進行確定。
社保基數,是指職工在一個社保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以職工上一個社保年度的所有工資性收入的月平均額為準,社保基數每年確定一次,一旦確定,一年內不再變動。因工資不同,繳費基數存在上限和下限。如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按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基準。
社保繳費基數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額來進行確定。社保繳費基數上限和下限,根據本市公布的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和60%相應確定。
社會保險法規定,用人單位繳納社保費的基數是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職工繳費的基數是自己的工資,在實際操作中,本人工資一般是指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不過,當本人月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月平均工資60%的,則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繳費;超過當地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繳費,超過部分不記入繳費工資基數,也不記入計發養老金的基數。
這意味著,大多數職工是按本人工資作為基數繳納社會保險費,只有少數收入偏低的職工和少數收入偏高的職工,繳費基數不是本人工資。假設某地社會平均工資為3000元,60%為1800元,300%為9000元。那么當地工資在1800元以下的職工和工資在9000元以上的職工,繳費不是以本人工資為基數。
擴展資料
2006年11月15日,為做好新形勢下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核定與稽核工作,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發布關于規范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的核定依據是:
自“1990年,國家統計局發布了《關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國家統計局令第1號),之后相繼下發了一系列通知對有關工資總額統計做出了明確規定,每年各省區市統計局在勞動統計報表制度中對勞動報酬指標亦有具體解釋。這些文件都應作為核定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的依據。凡是國家統計局有關文件沒有明確規定不作為工資收入統計的項目,均應作為社會保險繳費基數”。
由此可見,工資總額,除非國家統計局有明確文件規定不作為工資收入統計的項目,否則就都應該按照有關規定,作為社會保險繳費基數。
參考資料來源: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保繳費基數上調,影響有多大
參考資料來源:上海市人民政府-2019年度本市社保繳費基數確定
參考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辦公廳-社會保障資金繳費基數的計算方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