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扣培訓費可合法
《勞動合同法》第九條明確規(guī)定,用人單位不得以任何名義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或其他證件,也不能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收取其他財物。
因此,如果公司以“培訓費”的名義向你收費,則屬于違法行為,無論你是否選擇辭職,公司都應當將這筆費用退還給你。
如果公司拒絕返還這筆費用,你可以在此爭議發(fā)生一年內(nèi)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以解決這個問題。
總之,《勞動合同法》對勞動者權益的保護非常嚴格,公司以“培訓費”名義收費,實為違法之舉。勞動者在面對這種情況時,有權要求公司返還這筆費用,并有權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為什么有的公司要交培訓費
在現(xiàn)代企業(yè)中,為了適應特殊崗位的需求,許多公司會對特定的員工進行專業(yè)的技能培訓。這種培訓不僅有助于提升員工的專業(yè)技能,也為企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根據(jù)《勞動合同法》,當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了專項培訓費用,并對其進行了專業(yè)技能培訓時,可以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如果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培訓費用的范圍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情況:委托全日制大中專院校、科研院所、培訓中心、職業(yè)學校代培學生;學歷培訓;能力培訓,如外語等級進修、專業(yè)技術職稱(晉級)培訓,以及勞動技能培訓等;出國或異地培訓、進修、研修、做訪問學者等,其費用包括各種學雜費、往返交通費、置裝費和在外期間生活補貼。用人單位需提供的支付憑證,主要是員工培訓的學雜費等,一般不包括聘請講師和添置設備的費用。
對于公司提供的“企業(yè)內(nèi)訓”,如果公司不能提供支付憑證,員工可拒絕賠償。一般而言,公司為員工提供的正常崗位培訓都是免費的。但如果員工晉升到一定的高層崗位后,公司進行專項人才培養(yǎng)時,會對優(yōu)秀員工進行選拔,選出的優(yōu)秀人員公司將給予特別的培養(yǎng)計劃,此時,培訓方式可能會多種多樣,既有免費的也有收費的。
員工需要參加外部高端的培訓機會時,公司通常會支付培訓費用,但前期由員工墊付,學成后在公司里進行實踐轉化,然后由公司報銷。對于剛進入公司的員工,我很少看到有公司這樣收費的。如果培訓費從工資中扣除,這更像是騙局,建議您拿合同咨詢一下律師,另外,上工商局網(wǎng)站查詢一下這家公司的情況。
公司騙員工培訓費違法嗎
公司采取欺詐手段收取員工培訓費用是非法行為。
依據(jù)我國相關勞動法規(guī),用人單位招聘時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額外收費。
如果企業(yè)采用虛假承諾及誤導手段從員工處獲取培訓費,員工有權索回損失。
另外,勞動監(jiān)管部門可以強制要求企業(yè)限期退款,甚至進行罰款處罰。
因此,建議員工保存好培訓協(xié)議、繳費證明以及溝通過程記錄等證據(jù),向勞動監(jiān)管部門提出投訴或提起勞動仲裁,從而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如果被騙金額較多,也可以尋求民事訴訟渠道解決問題。
公司收取培訓費是不是合法的
合同中是否明確寫明試用期是一個關鍵點。如果試用期有明確記載,那么在合同期內(nèi)你有權隨時離職,無需支付任何費用。如果沒有明確記載,通常情況下一個月的時間可以視為試用期。因此,從法律角度來看,你不需要為此承擔額外的費用。
關于所謂的培訓費,通常公司會為此付出實際的金錢投入,包括培訓課程、教材、場地等。你的情況中并沒有這些跡象,因此所謂的培訓費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公司需要提供證據(jù)證明培訓費的存在,否則這部分費用無法被認可。
面對這種情況,你不必過于難過和擔心。實際上,很多公司會采用這種手段來規(guī)避法律,但總有辦法解決。如果你覺得合同條款不明確或存在爭議,可以向勞動局投訴,尋求監(jiān)察大隊的幫助。記得保留好勞動合同等相關文件,以便勞動局進行調(diào)查。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勞動局處理此類案件通常需要較長時間。由于你身處重慶,距離較遠,這會增加你的奔波難度。你可以咨詢勞動局是否能夠優(yōu)先處理你的案件。在此之前,盡量保存好所有與培訓費相關的證據(jù),包括但不限于合同、發(fā)票、付款記錄等。
在過去,也曾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很多人最終選擇不了了之。個人建議你權衡利弊,如果金額不多,可能選擇放棄會更省時省力。經(jīng)歷過挫折,你會變得更加明智,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
相關推薦:
公司收取培訓費(公司對員工培訓收費違法嗎)
海上貨運代理合同糾紛案(貨主瞞報危險品 遭海關和船公司重罰)
法人獨資公司章程(法人獨資企業(yè)承擔無限責任)
信托合同文本(信托合同信托貸款合同)
房產(chǎn)稅如何征收與申報(房產(chǎn)稅怎么申報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