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政訴訟中采用裁定形式的情形有
在行政訴訟中采用裁定形式的情形有在行政訴訟中采用裁定形式的情形有:
1、不予受理;
2、駁回起訴;
3、管轄異議;
4、終結訴訟;
5、中止訴訟;
6、移送或者指定管轄;
7、訴訟期間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或者駁回停止執行的申請;
8、財產保全;
9、先予執行;
10、準許或者不準許撤訴;
11、補正裁判文書中的筆誤;
12、中止或者終結執行;
13、提審,指令再審或者發回重審;
14、準許或者不準許執行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
15、其他需要裁定的事項。
行政訴訟具有以下特征:
1、行政訴訟的內容具有特殊性;
2、行政訴訟的當事人具有恒定性;
3、行政訴訟的主導者是人民法院。
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受理,審理并作出裁判的活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三條 【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起訴權利,對應當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干預、阻礙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不能出庭的,應當委托行政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第十三條 【受案范圍的排除】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事項提起的訴訟:
(一)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
(二)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
(三)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
(四)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行政行為。
駁回起訴的情形
一、裁定駁回起訴的幾種情形
1、主體不適格;
2、被告不明確;
3、沒有具體的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
4、不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
5、受案后發現屬于刑事犯罪、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
6、有仲裁協議的;
7、屬于勞動爭議的;
8、離婚及收養關系案件中不符合起訴條件的;
9、重復起訴的。
二、駁回起訴是敗訴嗎
被裁定駁回起訴不屬于嚴格意義上的敗訴。
駁回起訴是指法院對于無正當理由或缺乏法律依據的訴訟當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提起的訴訟請求拒絕審理而予以駁回的訴訟行為。
敗訴是指在民事解紛過程中,當事人關于保護其民事權益的請求未能得到裁判民事糾紛的獨立第三者的支持所呈現的一種狀態或者結果,它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敗訴是民事糾紛經裁判者審理并作出判斷的一種狀態。在這里,一個必要的條件就是敗訴是由第三方裁判者作出的一種判斷,凡是未經第三人裁判,而只是由當事人自主解決的民事糾紛不存在敗訴的情形。就判斷的具體表現形式而言,在民事訴訟中有判決書、裁定書和調解書,在民商事仲裁中有仲裁裁決書,在特定的行政裁決中有行政裁決書。
第二、敗訴的裁判如有需要履行的內容,則該部分內容是可以被強制執行的。對于在那些不具有強制執行力的調解協議、和解協議或者運用其它糾紛解決方式所得出的結果中不存有實質意義上的敗訴,因為不具有執行力的結果在現實中不一定都能夠得到履行,必要時還得依賴于有強制執行力的解紛手段。當然對于申請執行中的敗訴更是直接體現了裁判應當具有強制執行力的法律效力。
第三、敗訴是針對民事糾紛中的當事人而言的,只有具有當事人的地位的主體才能談得上他是勝訴了還是敗訴了。具體而言,所針對的當事人包括訴訟中的原告、被告或者申請人、被申請人,以及仲裁裁決和行政裁決中的申請人、被申請人。
第四、敗訴是在相對意義上而言的,即糾紛處理結果相對于民事糾紛當事人的請求來說是勝訴了還是敗訴了,是一部分敗訴了還是全部敗訴了。這里還應提及的是,相對意義可以分三種情況加以理解:糾紛處理結果與民事糾紛當事人各自所請求的實體權益的比較、糾紛處理結果與各自實際上應該得到保護的民事權益的比較和糾紛處理結果在民事糾紛相對雙方之間的比較(即原告勝訴了,實際上就是被告敗訴了,而原告敗訴了也就是被告勝訴了)。
第五、就敗訴所處的期間而言,敗訴不僅存在于確定權利義務關系期間,即通常所說的審理期間,而且還可能出現在生效裁判作出后的申請執行期間,這是因為在申請強制執行期間,申請執行人的請求不能夠得到法院的支持同樣也是一種敗訴。
三、駁回起訴訴訟費會退嗎
根據《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決定將案件發回重審的,應當退還上訴人已交納的第二審案件受理費。
第一審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或者駁回起訴的,應當退還當事人已交納的案件受理費;當事人對第一審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裁定提起上訴,第二審人民法院維持第一審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的,第一審人民法院應當退還當事人已交納的案件受理費。
駁回起訴的情形
駁回起訴的情形法律分析:
駁回起訴的情形主要包括:主體不適格;被告不明確;沒有具體的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不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受案后發現屬于刑事犯罪、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發現雙方當事人所爭議的是勞動爭議,依據勞動仲裁前置原則,應當裁定駁回起訴,告知原告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6個月內又起訴等。 駁回起訴的法律規定是: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并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審查。異議成立的,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當事人未提出管轄異議,并應訴答辯的,視為受訴人民法院有管轄權,但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規定的除外。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并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第一百二十七條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審查。異議成立的,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當事人未提出管轄異議,并應訴答辯的,視為受訴人民法院有管轄權,但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規定的除外。
衍生問題:
起訴離婚需要哪些證件?
1、原告方的身份證原件,審核完即歸還原告。2、雙方夫妻關系的證明,一般可提供結婚證和婚姻登記機關出具的婚姻狀況證明。3、夫妻共同財產的證明,一般提交財產清單即可,具體在開庭時提交也可。4、有子女的還應當提交子女的出生證明、戶口簿。5、如果是第二次起訴離婚,原告還要從法院開具判決生效單。
相關推薦:
合同的訂立與成立(合同訂立和成立的區別)
合同法違約賠償(合同法中違約賠償標準的界定)
非格式合同專題(什么是非格式合同)
合同不成立條件(合同法合同不成立的條件有哪些)
房地產合作開發合同(房地產合作開發協議書受法律保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