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保報銷比例,全國各個省份,地區,各時間段調整微有不同,以湖州市2015年新農保醫保報銷比例為例如下:
住院醫療待遇:
(一)市區定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住院起付標準為300元,300元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額部分報銷90%。
(二)市區二級以下(含二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起付標準為600元,600元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額部分報銷75%。
(三)市區三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起付標準為1500元,1500元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額部分報銷60%。
(四)市內三縣醫療機構(須為當地醫保定點單位)住院,按市區三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標準執行。
(五)市外定點醫療機構住院起付標準為2000元,2000元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額部分報銷45%。
(六)市外非定點醫療機構住院醫療(須為當地醫保定點單位)費用自理40%后,按市外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標準執行。
(七)同一醫保年度內,住院設一次起付標準;轉上級醫療機構就醫的,起付標準按轉入醫療機構執行,起付標準按差額扣減。
(八)醫保年度住院最高支付限額為上年度市區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出院日期為準累計計算)。
普通門診醫療待遇:
(一)市區定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門診報銷55%;市區二級以下(含二級)定點醫療機構門診報銷30%,市區三級定點醫療機構門診報銷20%。
(二)醫保年度門診最高報銷額為1200元。
(三)個人繳費由財政承擔的特殊困難群體參保人員,其門診報銷超過最高報銷額部分,由醫療救助資金按同一比例給予支付。
提示:全國其它地區及鄉鎮,以當地當年公布的政策為準參考執行。
擴展閱讀:【保險】怎么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可以。
報銷標準:
1、門診補償
村衛生室及村中心衛生室就診報銷60%,每次就診處方藥費限額10元,衛生院醫生臨時補液處方藥費限額50元。
鎮衛生院就診報銷40%,每次就診各項檢查費及手術費限額50元,處方藥費限額100元。
二級醫院就診報銷30%,每次就診各項檢查費及手術費限額50元,處方藥費限額200元。
三級醫院就診報銷20%,每次就診各項檢查費及手術費限額50元,處方藥費限額200元。
中藥發票附上處方每貼限額1元。
鎮級合作醫療門診補償年限額5000元。
2、住院補償
報銷范圍:
A、藥費:輔助檢查:心腦電圖、X光透視、拍片、化驗、理療、針灸、CT、核磁共振等各項檢查費,限額200元;手術費(參照國家標準,超過1000元的按1000元報銷)。
B、60周歲以上老人在鎮衛生院住院,治療費和護理費每天補償10元,限額200元。
報銷比例:鎮衛生院報銷60%;二級醫院報銷40%;三級醫院報銷30%。
3、大病補償
鎮風險基金補償:凡參加合作醫療的住院病人一次性或全年累計應報醫療費超過5000元以上分段補償,即5001-10000元補償65%,10001-18000元補償70%。
鎮級合作醫療住院及尿毒癥門診血透、腫瘤門診放療和化療補償年限額1.1萬元。
報銷時應提供以下材料:
1、患者的《農合證》、戶口本、身份證原件。
2、全省統一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轉診、轉院審批表(外地務工或外地居住的不提供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轉診、轉院審批表,需提供務工所在單位或居住地村級以上部門證明)。
3、診斷證明。
4、出院證。
5、住院醫療費用匯總清單。
6、住院收費發票(如提供地方稅務監制的民營醫療單位發票,須提供其衛生主管部門確定其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的文件,是復印件要加蓋出臺文件單位的公章)。
7、加蓋公章的住院病歷復印件(包括病歷首頁、長期醫囑、臨時醫囑、出院小結)。
擴展資料:
報銷范圍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范圍為:參加人員在統籌期內因病在定點醫院住院診治所產生的藥費、檢查費、化驗費、手術費、治療費、護理費等符合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報銷范圍的部分(即有效醫藥費用)。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支付設立起付標準和最高支付限額。醫院年起付標準以下的住院費用由個人自付。同一統籌期內達到起付標準的,住院兩次及兩次以上所產生的住院費用可累計報銷。超過起付標準的住院費用實行分段計算,累加報銷,每人每年累計報銷有最高限額。
山西政策
山西省財政撥付的2014年新農合補助資金45.02億元比2013年提前一個月到位。在財政資金保障下,2014年山西省新農合人均籌資標準提高到390元,并實行省級醫院就醫即時結算。
省財政廳撥付的45.02億元新農合補助資金,由省財政直接撥入縣級新農合基金財政專戶,為滿足群眾就醫需要提供了經濟保障。
記者了解到,2014年山西省新農合人均籌資標準由340元提高到390元,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穩定在75%左右,兒童苯丙酮尿癥、尿道下裂被納入了重大疾病保障范圍。
同時,全省開展新農合基金市級統籌,實行新農合省級醫院就醫即時結算。山西省新農合參合率達到了99.33%,住院最高支付限額達15萬元,均創歷史新高。
山西省還在部分非政府辦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展了基本藥物制度試點,藥品“零差率”銷售覆蓋所有實施綜合改革的縣級公立醫院。
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范圍由34個縣區擴大到83個,占全省的70%。截至2013年,我市新農合參合人數105.43萬,參合率達到99.62%,2014年,我市新農合參合率將保持在98%以上。
大額門診補償病種提高到30種,補償比例不低于50%;特困聾啞兒童植入人工耳蝸納入新農合補助范圍。同時,升級改造新農合信息系統。
完成與民政城鄉困難居民醫療救助信息系統對接,實現新農合報銷、農村大病醫療救助、民政居住一站式現場結報。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新農合報銷范圍
一樣。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對其有相應的規定:
第二十九條 參保人員醫療費用中應當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藥品經營單位直接結算。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建立異地就醫醫療費用結算制度,方便參保人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擴展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相關法條:
第四十六條 參保人住院治療或者門診特殊疾病治療,實行起付標準和年最高支付限額規定,在起付標準以上年最高支付限額以下的醫療費用,由統籌基金支付80%以上,個人負擔一定比例。
個人負擔的比例由省人民政府按照不同等級醫療機構和參保人的參保年限長短確定。在一個年度內再次住院或者門診特殊疾病治療的,不再實行起付標準。
第四十七條 其最高支付限額以下的醫療費用,由統籌基金和個人分別按規定的比例負擔。年起付標準為全省上年度在崗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的2%—5%,具體標準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以平頂山市為例,除省內三級醫院報銷比例相同外,在二級以下醫院的,報銷比例各不相同。
按照《平頂山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施辦法(試行)》規定,參保居民在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政策范圍內住院醫療費用,起付標準以下由個人支付;起付標準以上由住院統籌基金按比例支付,額度不超過住院統籌基金年度最高支付限額。
2018年度參保居民住院起付標準和報銷比例如下:
鄉鎮衛生院,起付標準150元,報銷比例200—800元報銷70%,800元以上報銷90%;
縣級醫院,起付標準400元,報銷比例400—1500元報銷63%, 1500元以上報銷83%;
市級二級或相當規模以下 (含二級)醫院,起付標準500元,報銷比例500—3000元的報銷55%,3000元以上報銷75%;
市級三級醫院,起付標準1200元,報銷比例1200—4000元報銷53%,4000元以上報銷72%;
省級二級或規模以下(含)醫院,起付標準600元,報銷比例600—4000元報銷53%,4000元以上報銷72%;
省級三級醫院,起付標準1500元,報銷比例2000—7000元報銷50%,7000元以上報銷68%;
省外醫院,起付標準1500元,報銷比例2000—7000元報銷50%,7000元以上報銷68%。
擴展資料:
以平頂山市為例,三級醫院和異地醫院新農合報銷比例都是一樣的。區別就在于省外醫院的起付標準為1500元,1500—7000元報銷50%,7000元以上報銷68%。而二級或相當規模以下 (含二級)醫院報銷比例不同,所以以三級醫院為例,報銷比例是相同的。
按照《平頂山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施辦法(試行)》第二十三條規定,全面開展異地就醫即時結算。統籌地區內異地就醫即時結算定點醫療機構由市級醫保經辦機構統一確定。統籌地區外異地就醫即時結算定點醫療機構由省級醫保經辦機構統一確定,實行分級管理。
建立異地就醫即時結算周轉金(即時結算預付資金)制度。即時結算周轉金主要用于即時結算市級及各縣(市、區)參保居民在異地就醫定點醫療機構的住院醫療費用。即時結算周轉金按省、市級醫保經辦機構的規定上解。
參考資料來源:衛東區人民政府-平頂山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施辦法(試行)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