瀆職罪怎么判
觸犯瀆職罪的犯罪分子,一般會被法院判處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如果犯罪情節特別嚴重的,犯罪分子一般會被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法律分析】
瀆職罪的客觀表現分為以下三類犯罪:一、濫用職權型瀆職罪包括濫用職權罪,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私放在押人員罪,違法發放林木采伐許可證罪,辦理偷越國(邊)境人員出入境證件罪,放行偷越國(邊)境人員罪,阻礙解救被拐賣、綁架婦女、兒童罪,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二、玩忽職守型瀆職罪包括玩忽職守罪,過失泄露國家秘密罪,失職致使在押人員脫逃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環境監管失職罪,傳染病防治失職罪,商檢失職罪,動植物檢疫失職罪,不解救被拐賣、綁架婦女、兒童罪,失職造成珍貴文物損毀、流失罪。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九十七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失職瀆職行為責任追究什么責任
失職瀆職的行為涉嫌濫用職權罪,將會被按照刑法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行為輕微沒有觸犯刑法的,那么將面臨行政類的處罰。給公私財產造成重大損失的,會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會被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犯前罪的,會被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失職是對行為人單位造成損失。瀆職是不僅對行為人單位造成損失,同時對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損失。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在監督過失的場合,監督者應當預見自己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監管職責,可能致使被監督人的違法行為產生危害社會的結果。
瀆職罪是我國刑法規定的犯罪類型之一。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致使國家財產、公共財產和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失職是指一般工作人員對自己的工作不負責任,給單位造成損失的行為。失職源于不作為。不作為是指公務員不按照法律、法規賦予的權力,在其崗位和崗位上不履行應當履行和能夠履行的義務。這種省略具有消極的特征。在嚴重不負責任的情況下,行為人應該或者可以做,但是不做,是嚴重失職,導致玩忽職守,計劃錯誤,指揮失去機會,造成不良后果。
一、失職罪的立案標準:
1、造成當事人或其近親屬自殺、自殘致重傷、死亡或精神失常的;
2、給個人造成15萬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或75萬元以上間接經濟損失的;
3、給法人或其他組織造成30萬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或150萬元以上間接經濟損失的;
4、致使公司、企業等單位停業、停產1年以上或破產的。
二、公職人員瀆職罪立案標準: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傷2人以上,或者重傷1人、輕傷3人以上,或者輕傷5人以上的;
2、導致10人以上嚴重中毒的;
3、造成個人財產直接經濟損失10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10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上的;
4、造成公共財產或者法人、其他組織財產直接經濟損失20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20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的;5、雖未達到3、4兩項數額標準,但3、4兩項合計直接經濟損失20萬元以上,或者合計直接經濟損失不滿20萬元,但合計間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九十七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相關推薦:
擔保物權(擔保物權包括哪些)
故意傷害罪致人輕微傷(故意傷害致人輕微傷怎么判)
機動車駕駛證扣分(機動車駕駛證哪些違章會扣分)
公務員超生處罰(公務員超生現在有什么處罰措施)
公安局不立案怎么辦(公安機關不立案怎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