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公益訴訟法規解讀
以下為特定規定:
1. 相關機構及組織,依據環境保護法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規,對涉及社會公共利益受損的行為如污染環境及侵犯消費者權益等情況,按照民事訴訟法第55條規定發起公益訴訟。
但需滿足以下條件:
(1)明確的被告;
(2)具體的訴訟請求;
(3)初步證明社會公共利益受損;
(4)屬于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疇且受訴法院有權管轄。
2. 公益訴訟案件由侵權行為地或被告所在地中級人民法院管轄,除非法律或司法解釋另有規定。
若涉及污染海洋環境的公益訴訟,則由污染發生地、損害結果地或采取預防污染措施地的海事法院管轄。
對于同一侵權行為,可向多個法院提起公益訴訟,由最先立案的法院管轄,必要時由其共同上級法院指定管轄。
3. 法院收到公益訴訟案件后,應于十日內通知相關行政主管部門。
其他有權起訴的機構和組織也可在開庭前向法院提出參與訴訟的申請,獲批準者將作為共同原告。
4. 法院受理公益訴訟案件并不妨礙受害人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19條規定提起個人訴訟。
5. 公益訴訟案件中,當事人可協商解決,法院亦可進行調解。
和解或調解協議經公告期不少于三十日后,若未違反社會公共利益,法院將出具調解書;
反之,則繼續審理并依法做出判決。
6. 公益訴訟案件的原告在法庭辯論結束后申請撤訴的,法院不予批準。
7. 公益訴訟案件的裁判生效后,其他依法具有原告資格的機構和組織就同一侵權行為再次提起公益訴訟的,法院將裁定不予受理,除非法律或司法解釋另有規定。
關于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有哪些
1. 法律主觀:對于公益訴訟制度,本解釋明確了提起訴訟的原告陸磨尺所享有的權利、應盡的義務,以及出庭檢查人員應承擔的職責,并對民事公益訴訟和行政公益訴訟的具體規定進行了闡述。對于本解釋未涉及的事項,適用《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
2. 法律客觀:《民事訴訟法》第58條規定,針對污染環境、損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社會公共利益受損行為,法律授權的機關和組織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此外,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過程中,若發現破壞生態環境、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等領域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且無前述機關和組織提起訴訟或這些機關和組織未提起訴訟時,人民檢察院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若前述機關或組織已提起訴訟,人民檢察院可以提供支持。
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有哪些
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主要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該解釋明確了公益訴訟制度中訴訟起訴人應享有的權利、應履行的義務,以及出庭檢查人員的職責。同時,針對民事公益訴訟和行政公益訴訟,也做了具體規定。未涉及的事項,則可參照《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執行。若與本解釋存在沖突,應以本解釋為準。第四條內容具體闡述了上述原則,確保公益訴訟案件處理依據的準確性和合法性。
公益訴訟的范圍是什么
公益訴訟分為民事公益訴訟和行政公益訴訟。最高法院發布的《民訴法司法解釋》規定,公益訴訟案件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中級人民法院管轄,法律與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法的司法解釋》第二百八十五條
公益訴訟案件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但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因污染海洋環境提起的公益訴訟,由污染發生地、損害結果地或者采取預防污染措施地海事法院管轄。
對同一侵權行為分別向兩個以上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訴訟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必要時由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相關推薦:
民事訴訟法的管轄(民事訴訟地域管轄是如何規定的)
公益訴訟司法解釋(環境公益訴訟司法解釋)
食品安全標準承諾書(食品安全承諾書模板)
承兌匯票背書樣本(承兌匯票背書章蓋模糊了 求證明樣本)
工商局電子商務規定(電子商務法無需辦理營業執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