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bQb/bP,是怎么運算的?圖中畫紅線的2是怎么得到的?
所謂價格彈性,即是需求量對價格的彈性,則指某一產品價格變動時,該種產品需求量相應變動的靈敏度。
價格彈性是指某一種產品銷量發生變化的百分比與其價格變化百分比之間的比率,是衡量由于價格變動所引起數量變動的敏感度指標。當彈性系數為1的時候,銷售量的上升和價格的下降幅度是相抵的。當0~1之間的彈性意味著價格上升也將使得收益上升,而價格下降使得收益下降,我們說這類物品的需求是相對缺乏彈性的,或者說價格不敏感。大多數食品的需求彈性是低的,而大多數的奢侈品的需求彈性,如香水,高檔服裝等都相對較高。
價格彈性表明供求對價格變動的依存關系,反映價格變動所引起的供求的相應的變動率,即供給量和需求量對價格信息的敏感程度,又稱供需價格彈性。商品本身的價格、消費者的收入、替代品價格,以及消費者的愛好等因素都會影響對商品消費的需求。價格彈性是指這些因素保持不變的情況下,該商品本身價格的變動引起的需求數量的變動。在需求有彈性的情況下,降價會引起購買量的相應增加,從而使消費者對這種商品的貨幣支出增加;反之,價格上升則會使消費者對這種商品的貨幣支出減少。在需求彈性等于1的情況下,降價不會引起消費者對這種商品的貨幣支出的變動。
價格彈性取決于該商品的替代品的數目及其相關聯(即可替代性)的程度、該商品在購買者預算中的重要性和該商品的用途等因素。價格彈性主要應用于企業的決策和政府的經濟決策。
2、價格剛性通俗的說價格剛性是指價格短時間內很難向下變化,有向上變化的趨勢,就象現實中的效率工資,向上可以激勵,向下就會引起種種的不好的預期。所以在現實中,工資總是向上漲的,很少有下降的。
價格剛性是指價格在確定后就不易變動的現象,即價格缺乏彈性。由于市場競爭被壟斷所替代,出現了市場的不完全性,因此物品的價格是由處于壟斷地位的大公司操縱的,因而形成了價格“剛性”,即價格在確定后不易下降,導致物價經常處于較高的指數上。
價格剛性主要被用來分析經濟中的通貨膨脹與失業并存的現象,即是在分析宏觀經濟政策目標時提出來的。價格剛性和工資剛性的同時存在引起了物價與工資輪番上漲。雖然一些西方學者提出了物價—工資管制政策,但因為這一政策是以企業利潤為前提,所以物價管制是流于紙面而難以實現的。
利用價格剛性與工資剛性可以解釋經濟中的滯脹現象——工資是根據技術、工種、地位、年齡、性別等的差異而不同的,而且又分為許多個別市場。市場間不易協調,造成失業與空位并存,即有些工作找不到人干,而社會上又存在失業,二者又不能替代。失業時,工資剛性使工資不易下降,有空位時工資又上升,造成失業與工資上升并存,失業與通貨膨脹并存。價格剛性與工資剛性的觀點以美國學者托賓等為代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