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身份證只有2代。
1、第一代居民身份證,是指中國自1984年起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頒發的身份證明性證件,2011年10月29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的決定》,明確規定自2013年1月1日起停止使用一代證。
2、2004年1月1日,第二代居民身份證開始換發。2004年3月29日起,中國大陸正式開始為居民換發內置非接觸式IC卡智能芯片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證,二代身份證表面采用防偽膜和印刷防偽技術,使用個人彩色照片,并可用機器讀取數字芯片內的信息。
擴展資料
一代身份證的時候,受當時的經濟條件、技術條件的限制,在制證材料、制證技術、防偽性能等各方面當今相比有不少的差距:一、是防偽性能比較差;二、是制作工藝比較繁瑣,制作周期也比較長。三、是核查的手段比較落后,辨認效率低。
為了提高證件的防偽性能,中國從1995年7月1日起啟用新的防偽居民身份證。證件采用了全息透視塑封套防偽,使用這一技術后,身份證幾乎不可能無損剝離,任何企圖變造已經處理過的信息的行為,都將使全息圖象遭到破壞,有效地防止了偽造、變造。
第二代身份證是非接觸式IC芯片卡,有定向光變色“長城”圖案、防偽膜、光變光存儲“中國CHINA”字樣、縮微字符串“JMSFZ”(漢語拼音:JūMín ShēnFènZhèng,居民身份證)、紫外燈光顯現的熒光印刷“長城”圖案等防偽技術。
第二代身份證內藏非接觸式IC芯片,可近距離讀取內里資料,應用包括在火車站自動取票機自助取票等等。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第一代居民身份證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
截至至2019年2月份,我國的身份證一共有兩代:1984年4月6日國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試行條例》,并且開始頒發第一代居民身份證。
2004年3月29日起,中國大陸正式開始為居民換發內置非接觸式IC卡智能芯片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證,二代身份證表面采用防偽膜和印刷防偽技術,使用個人彩色照片,并可用機器讀取數字芯片內的信息。
居民身份證法草案規定,一代身份證自2013年1月1日起停止使用。
“二代證”證件正面印有國徽、證件名稱、長城圖案、證件的簽發機·關、有效期及彩色花紋。背景圖案為寫意的長城。
與第一代身份證不同的是,持證人的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戶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號碼和本人彩色相片等資料及持證人相關信息都印制在背面。
“二代證”采用環保材料,經層壓熱合成一體,堅固、耐用、環保。
和第一代視讀證件比來,“二代證”增加了非接觸式IC芯片,持證人的照片圖像和身份項目內容等信息數字化后加密存入芯片。這些信息可以經過終端讀卡器判讀,增強了證件的防偽性能,且可實現聯網查詢和身份識別。
擴展資料
發放范圍
居民身份證由公民常住戶口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簽發。未滿16周歲的公民,由監護人代為申領居民身份證。
有效期限
分為5年、10年、20年、長期4種。未滿16周歲、自愿申領身份證的公民,身份證有效期5年;16周歲至25周歲的公民,身份證有效期10年;26周歲至45周歲的公民,身份證有效期20年;46周歲以上的公民,身份證長期有效。
也有法律規定,第一代身份證在有效期內繼續有效。自2013年以后,以二代證為主,全國尚未換證的公民還有很多。新修訂的《居民身份證法》同時規定,居民身份證登記項目包括自愿登記指紋信息,從2013年起,在全國部分大中城市戶籍派出所先期試行身份證自愿登記指紋信息工作。
管理
新的身份證管理機制,應依托全國人口信息管理系統,更好地便民利民并保護公民信息安全。比如,可在身份證上加入芯片,并融合指紋等基本識別信息及家庭成員、婚姻、學歷、社保、納稅等信息,實現“一卡通”。
這樣既可解決因信息不共享產生的“證明難”問題,也會以指紋等識別信息解決一人多證的亂象。比如,銀行卡丟失后可通過網絡、電話快速掛失并立刻生效,他人即使持有該銀行卡并破解密碼也無法使用。
身份證管理不妨借鑒這一思路,對遺失的身份證掛失、注銷、補辦后,公安機關應在全國人口信息管理系統進行操作,使原身份證失去效力。
以現有科技水平,推出融合各種信息、功能齊備、便利安全的“一卡通”身份證并非難事。雖然居民換證、讀取設備更新需要較大資金投入,但與使群眾辦事方便、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完善相比,這種創新值得嘗試。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身份證
我國的身份證一共有兩代:1984年4月6日國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試行條例》,并且開始頒發第一代居民身份證。
2004年3月29日起,中國大陸正式開始為居民換發內置非接觸式IC卡智能芯片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證,二代身份證表面采用防偽膜和印刷防偽技術,使用個人彩色照片,并可用機器讀取數字芯片內的信息。
居民身份證法草案規定,一代身份證自2013年1月1日起停止使用。
“二代證”證件正面印有國徽、證件名稱、長城圖案、證件的簽發機·關、有效期及彩色花紋。背景圖案為寫意的長城。
與第一代身份證不同的是,持證人的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戶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號碼和本人彩色相片等資料及持證人相關信息都印制在背面。
“二代證”采用環保材料,經層壓熱合成一體,堅固、耐用、環保。和第一代視讀證件比來,“二代證”增加了非接觸式IC芯片,持證人的照片圖像和身份項目內容等信息數字化后加密存入芯片。這些信息可以經過終端讀卡器判讀,增強了證件的防偽性能,且可實現聯網查詢和身份識別。
擴展資料:
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
(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
二十二、將刑法第二百八十條修改為:“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并處罰金。
“偽造、變造、買賣居民身份證、護照、社會保障卡、駕駛證等依法可以用于證明身份的證件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p>
二十三、在刑法第二百八十條后增加一條作為第二百八十條之一:“在依照國家規定應當提供身份證明的活動中,使用偽造、變造的或者盜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證、護照、社會保障卡、駕駛證等依法可以用于證明身份的證件,情節嚴重的,處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有前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身份證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