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意注銷公司違法嗎?
企業惡意注銷,是違法的。公司登記機關可責令其改正。如果嚴重損害了債權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可能會構成 妨害清算罪 ,需要承擔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的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百零六條 清算組不依照本法規定向公司登記機關報送清算報告,或者報送清算報告隱瞞重要事實或者有重大遺漏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清算組成員利用職權徇私舞弊、謀取非法收入或者侵占公司財產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退還公司財產,沒收違法所得,并可以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條 公司、企業進行清算時,隱匿財產,對資產負債表或者財產清單作虛偽記載或者在未清償債務前分配公司、企業財產,嚴重損害債權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會計做假賬構成什么犯罪
會計做假賬構成什么犯罪會計人員做假賬屬于違法妨害清算罪犯罪行為,構成犯罪的,依照我國相關法律追究刑事責任。
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有前款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予以通報,可以對單位并處五千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撤職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對其中的會計人員,并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六十二條 公司、企業進行清算時,隱匿財產,對資產負債表或者財產清單作虛偽記載或者在未清償債務前分配公司、企業財產,嚴重損害債權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第一百六十二條 之一 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第一百五十九條 【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罪】公司發起人、股東違反公司法的規定未交付貨幣、實物或者未轉移財產權,虛假出資,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資,數額巨大、后果嚴重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虛假出資金額或者抽逃出資金額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妨害清算罪的司法解釋及相關規定
[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2001.5:六、妨害清算案(刑法第162條)
公司、企業進行清算時,隱匿財產,對資產負債表或者財產清單作虛偽記載或者在未清償債務前分配公司、企業財產,造成債權人或者其他人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應予追訴。
[相關法律]
《公司法》第二百一十七條 公司在合并、分立、減少注冊資本或者進行清算時,不按照本法規定通知或者公告債權人的,責令改正,對公司處以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公司在進行清算時,隱匿財產,對資產負債表或者財產清單作虛偽記載或者未清償債務前分配公司財產的,責令改正,對公司處以隱匿財產或者未清償債務前分配公司財產金額二%以上5%以下的罰 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妨害清算罪構成要件
妨害清算罪的構成要件主要涉及客體、客觀行為、主體和主觀意圖四個方面。
首先,客體方面,本罪侵犯的是國家公司、企業的管理制度以及債權人或其他人的合法權益。清算活動是公司、企業解散或結業的重要環節,旨在保護債權人利益,清理債務并分配財產。任何干擾這一過程的行為都可能侵害到相關權益。
客觀行為上,犯罪者在公司、企業清算期間,故意隱匿財產、虛報資產負債表或財產清單,或者在債務未清償前分配財產,這會嚴重妨礙清算工作的正常進行,損害債權人和他人的利益。
其次,犯罪必須發生在公司、企業清算階段,包括解散和破產兩種情況。公司法和企業破產法(試行)對清算程序有嚴格規定,旨在確保公正處理債權債務,維護經濟秩序。
主體上,犯罪主體為進行清算的公司、企業,通常由清算組代表實施行為,清算組成員中的直接責任人員會承擔刑事責任。清算組的組成根據公司類型和解散原因由相關機構或人民法院指定。
最后,主觀上,犯罪者必須有故意,明知其行為將損害債權人或其他人利益,仍故意實施。過失行為如因疏忽導致報表不實,不構成妨害清算罪。
擴展資料
妨害清算罪,是指公司、企業進行清算時,隱匿財產,對資產負債表或者財產清單作虛假記載,或者在未清償債務前擅自分配公司、企業財產,嚴重損害債權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行為。
相關推薦:
抵押擔保的范圍(抵押擔保的范圍一般包括哪些)
公司法妨害清算罪(妨害清算罪立案標準)
非法傳銷的表現形式(非法傳銷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個人所得稅怎么收(個人所得稅是怎么征收的)
反壟斷審判司法解釋(反壟斷法司法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