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近年來國際技術轉讓使用廣泛
國際技術轉讓指的是技術的擁有方,通過某種方式把技術的使用權轉讓給別國另一方的活動。因其靈活性高,風險較低,而為各類企業展開跨國經營時廣泛采用,成為國際間經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著世界經濟和科技的進步。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十分重視國際技術轉讓工作。
世界新技術革命的深化和新興技術產業的發展,促進了國際技術貿易的進一步擴大,使得國際技術轉讓呈現新的趨勢和特點。
首先,在國際技術轉讓中,知識形態的技術轉讓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據統計,發達國家之間技術轉讓中的軟件技術(專利技術,專有技術,技術情報等)已占據80%以上。發展中國家引進技術的重點也轉向主要引進軟件技術,即由軟件隨硬件轉移的技術轉讓。
其次,發達國家加速轉讓一般傳統技術,限制創新技術輸出。由于技術日新月異地發展,大大縮短了產品的生命周期,客觀上加速了技術轉讓過程。但是創新技術領域競爭卻非常激烈,這又使得各國嚴格控制創新技術的外流,只是將部分傳統技術向國外轉移,以保證對創新技術的壟斷地位。
其三,技術轉讓既包括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讓,又包括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轉讓。目前發達國家完全壟斷技術轉讓的局面已不復存在,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創新技術也轉向發達國家,如亞洲的幾個新興工業國以及中國,這些年來技術密集型產品已出口到美國,占居美國高新技術進口的18%,與此同時,由于創新技術的發展,各國高技術對等貿易得到較快發展。
其四,各國的中小企業與跨國公司一樣,國際技術轉讓的能力不斷增強。跨國公司不但控制著30%以上的國際技術轉讓,而且還利用對國際技術轉讓的壟斷,利用技術輸出向全球滲透和擴張。近年來,許多工業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中小企業也積極參與技術轉讓的競爭,使國際技術轉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就我國而言,國際技術轉讓對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縮短了我國與發達國家之間在科學技術與生產力水平上的差距,因此使用愈加廣泛。
國際技術貿易中的技術有哪些特征
國際技術貿易的方式主要有:
許可證貿易、技術服務、合作生產與合資經營、工程承包、補償貿易
一、許可證貿易(Licensing):指技術的提供方與接受方之間簽訂的允許接受方對提供方所擁有的技術享有使用權及產品的制造權和銷售權的貿易。許可證貿易的雙方分別被稱為:許可方(Licensor);被許可方(Licensee)
二、技術服務
1、專家調試設備、指導生產、講授技術
2、進行培訓實習
三、合作生產與合資經營
合作生產:一項產品或一個工程項目,由雙方或多方各自承擔其中某些部分、部件的生產來共同完成全部項目的一種合作方式。
合資經營:共同出資、共同經營
四、國際工程承包(InternationalContracting for Construction):以工程建設為對象,在國際范圍內,由業主通過招標投標或議標洽商的方式,委托具有法人地位和工程實施能力的承包商,完成建設任務的經濟活動。
五、補償貿易 Compensation Trade:在信貸的基礎上,一國企業從國外進口技術和設備,然后以回銷產品或勞務所得的價款分期償還的一種貿易形式
國際商務師輔導:國際技術貿易的發展
國際技術貿易的發展、作用與特點
(一)國際技術貿易的發展與作用
國際技術貿易是國際技術轉讓的主要形式之一。國際技術轉讓是指技術供應方將某種內容的技術通過一定的形式,越出國界轉讓給技術的接受方使用的一種行為。國際技術轉讓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非商業性的國際技術轉讓,是指不同國家的政府機構之間以技術援助方式進行無償的技術轉讓;另一種是商業性的國際技術轉讓,是指政府機構或企業之間按照商業條件簽訂技術協議或合同進行有償的技術轉讓,它屬于盈利性技術轉讓。這種商業性的國際技術轉讓稱為國際技術貿易。
(二)國際技術貿易與商品貿易的區別
1.從貿易的標的內容上看
技術貿易是一種以無形的技術知識作為貿易標的進入市場并進行轉讓的貿易活動。技術貿易的標的內容主要是專利、商標和專有技術。
2.從貿易標的的使用權和所有權上看
技術貿易是技術供應方在一定條件下將技術貿易的標的使用權轉讓給接受方使用,而不是將其所有權轉讓,因此,技術貿易原則上是一種標的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相分離的貿易。而商品貿易,在達成交易后,則是商品的使用權和所有權同時轉讓。
3.從貿易雙方當事人關系上看
在合同有效期內,雙方當事人在傳授和使用技術方面,構成長期的技術合作和技術限制、反限制的關系。商品貿易合同雙方當事人不存在技術合同中的那種關系。
4.從貿易標的的作價原則上看
5.從貿易所涉及的法律上看
6.從貿易收支平衡表上看
(單選)
1. 從貿易標的的使用權和所有權上看:
A.技術貿易是一種標的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相分離的貿易
B.技術貿易是一種標的使用權和所有權同時轉讓的貿易
C.商品貿易是一種標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相分離的貿易
D.商品貿易是一種買方擁有使用權賣方擁有所有權的貿易
答案:A
(多選)
1.國際技術貿易的標的內容主要是:
A.品牌
B.咨詢服務
C.專利
D.商標
E.專有技術
答案:CDE
2.國際服務貿易發展的原因主要表現在:
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驅動,其就業人員和所占比重大大提高
B.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享受服務的愿望提高和差異變大
C.世界商品貿易的增長和貿易自由化的促進
D.跨國公司的迅速發展
E.國際旅游業的興起
答案:ACDE
3.戰后,國際服務貿易發展的主要特點有:
A.國際商品貿易增長速度超過國際服務貿易的增長速度
B.發達國家間雙向對流的服務貿易發展快于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的單向移動
C.新型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遠快于傳統形式的服務貿易項目的發展
D.國際服務貿易增長速度超過國際商品貿易的增長速度
E.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勞務貿易發展較快,發展中國家生產性服務貿易增長較快
答案:BCD
國際技術貿易有什么特點?
國際技術貿易是以技術作為交易內容,在國際間發生的交換行為,必然遵循商品交換一般規律。但是,由于技術這類商品有自己的特點,在某些方面不同于物質商品,因此,技術貿易也不同于一般的商品貿易,形成了相對獨立的世界技術市場,技術貿易與一般商品貿易有以下區別:
第一,標的物不同。一般商品貿易的標的物是各種具體的物質產品。技術貿易的標的物是知識產品,是人們在科學實驗和生產過程中創造的各種科技成果。
第二,形態不同。一般商品貿易是有形貿易,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產品,而技術貿易則是無形貿易,無法稱量也難以檢驗起質量,不能以大小輕重來衡量。因為技術革新、創造發明可能是一個數學公式、一項原理、一項設計,可以寫在紙上,也可以記錄在錄音帶上,但是,文字和錄音只是技術的載體,可以表示技術的內容,并不是技術本身。
第三,所有權轉移不同。商品所有權是指對商品的占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一般商品的所有權隨貿易過程發生轉移,原所有者不能再使用、再出賣,而技術貿易過程一般不轉移所有權,只轉移使用權,絕大多數情況下是技術轉讓后,技術所有權仍屬技術所有人,因而一項技術不需要經過再生產就可以多次轉讓。這與技術商品的特點有關,因為技術商品的所有權與使用權可以完全分開,技術轉讓只是擴散技術知識,轉讓的只是使用權、制造權、銷售權,并非所有權。
第四,貿易關系不同。一般商品貿易只是簡單的買賣關系,錢貨兩清,貿易關系終結。技術貿易是一種長期合作關系:一項技術從一方轉移到另一方,往往須經過提供資料、吸收技術、消化投產,最后才完成技術貿易行為。因此,技術交付不是雙方關系的終結,而是雙方關系的開始,技術貿易雙方通常是 “同行”,所以能合作,但也會存在潛在利益沖突和競爭關系。
第五,貿易條件不同。一般商品貿易條件比較簡單。而技術貿易的條件非常復雜,包括轉移什么技術,專利使用范圍,承擔什么義務和責任等。由于技術市場本質上是賣方市場,一般來說,技術引進方總是處于較被動的地位,特別是當今各國都重視科學技術進步對經濟發展的作用,采用新技術速度快,需求量大,使世界技術貿易的賣方市場特征更加明顯,技術供給方常常利用提供新技術附帶一些限制性條款。
第六,作價和價格構成不同,一般物質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而技術商品的價值量是由該技術發明所需的個別勞動時間直接構成。因為新技術具有先進性,新穎性是社會唯一的,不可能形成社會平均必要勞動時間,同時新技術又具有壟斷性、獨占性的特點,這就決定了技術商品作價原則的特殊性,技術商品價格構成也復雜得多。
此外,國際技術貿易還具有先進性、壟斷性、保護性等特點。
相關推薦:
反不正當競爭管轄知識(不正當競爭糾紛的管轄法院)
工資扣稅計算器(支付寶工資個稅計算器怎么使用)
勞務費所得稅計算器(勞務費800以下怎么申報)
公務員聘任合同期限(公務員合同幾年一簽)
個人合伙協議書范本(二人合伙合同協議書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