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北大倉”(糧倉)之稱的省是中國最北的省份,也是最東的省份_________,簡稱“_________”。 |
“天下糧倉”是清江浦的別稱之一。清江浦區是“中國運河之都”江蘇省淮安市主城區之一。清江浦于1415年開埠,在明清時期是京杭大運河沿線享有盛譽的、繁榮的交通樞紐、漕糧儲地和商業城市,至今已有六百年的歷史,有南船北馬、九省通衢等美譽。
清江浦從明初到清末,是國家漕糧儲備中心,一直是國家巨型糧倉的所在地,這個糧倉在一定意義上講屬于漕運總督直管。清江浦因為其明清時期是運河漕糧重要的儲存、中轉之地,因而有“天下糧倉”之稱。
擴展資料:
每到運糧季節,“十二萬漕軍護送一萬二千艘漕船”,由清江浦(現江蘇省淮安市清江浦區)北運京城,運河之上,漕船首尾相連,浩浩蕩蕩,綿延百里,整個氣勢蔚為壯觀。在曾經熱播的電視劇《天下糧倉》里,即使是用動畫特效制作的場景,依然令人觀后大為感慨。
而如此氣勢的起點,就是清江浦——擁有當時大清帝國最大的儲糧庫,是國家漕糧儲備中心。隋代開挖的大運河,在促進了國內商業的流通后,成為封建帝國的經濟命脈,沿運河崛起了“淮、揚、蘇、杭”四大都市。隋唐以后,封建王朝的財政收入特別是糧食,主要來自江南。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天下糧倉
天下糧倉指的是我國的北大荒。
北大荒舊指中國黑龍江省北部在三江平原、黑龍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廣大荒蕪地區。中國五十年代進行大規模開墾,經營農場,才使得北大荒變成了如今的北大倉,北大荒有“捏把黑土冒油花,插雙筷子也發芽”的美稱。“南有南水北調,北有三江灌區”,在黑龍江省三江平原,一些農民這樣說。
北大荒生長季較短,但可以種植玉米、春小麥、大豆、甜菜、高粱等作物,需注意低溫冷害。2912萬畝耕地,以盛產小麥、大豆、玉米、水稻等糧食作物,馳名全國。
北大荒現有林地250萬畝、草原616萬畝、水面372 萬畝。在利用資源、保護資源、良化資源的進程中,北大荒正在呈現土變更,黑土生金;水變清,清流千里;樹變綠,綠滿青山的動人景象,成為一座綠色的寶庫。
擴展資料:
北大荒作為冰雪的故鄉,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受西伯利亞寒流影響,冬季漫長而寒冷干燥,冬天最低氣溫可達零下48.6度,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時間為冰霜期,凍土層最厚達2.5米,滴水成冰、鵝毛大雪都是對這里形象的比喻。
這里是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土質肥沃,有機質含量大都在5%到8%之間,有的地區高達10%以上。這里有豐富的水利資源,地表江河縱橫,地下儲量可觀,大氣降水充盈,極為適宜農業發展;有珍貴的礦產資源,煤、鐵、銅、金、石油一應俱全。
還有極為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山林中有虎、熊、獐、鹿,沼澤區有丹頂鶴、天鵝,河湖中的鰉魚、鱘魚、大馬哈魚、白魚,俱是水產珍品,人參、猴頭、木耳、蘑菇也都是名貴山珍。
難怪歷朝歷代的人們不懼兇險、不畏艱難,競相踏上那條幾乎沒有歸途的開拓之路,為后代遺下了可以憑吊的印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