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刑期間自己的手機號碼會被定位嗎
緩刑人員應當接受當地司法行政部門的社區矯正。社區矯正中定位系統和報告制度是重要內容,定位手機不能關機,不能欠費,必須攜帶,保證司法行政部門不能聯系上你,否則屬于違反監管規定,會受到警告處分,多次警告的可能撤銷緩刑。《社區矯正實施法》第二十四條 社區矯正人員違反監督管理規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依法應予治安管理處罰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及時提請同級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處罰。公安機關應當將處理結果通知縣級司法行政機關。第二十五條 緩刑、假釋的社區矯正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級司法行政機關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銷緩刑、假釋建議書并附相關證明材料。
肯定會的
緩刑人員的定位是靠手機卡還是手機?
緩刑人員的定位應該是靠手機,緩刑人員用什么手機在警方是有備注的如果需要換手機必須要去當地警方報備,只要是警方想追查你的足跡通過手機卡聯網也是可以找出你大概的位置啊。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緩刑人員的定位是靠手機卡還是手機,那一定是靠手機卡了
緩刑期間,每個人都手機定位嗎?可以不帶手機嗎?
緩刑期間也屬于罪犯,只是法律寬大處理,讓你們在社區服刑!實行手機定位是確保區域內活動的舉措!必須遵守!緩刑期間定位手機他人接,扣分問題由當地社區矯正實施辦法規定,扣分達到一定程度后,會報請法院,申請收監。
奉勸你們這些緩刑人員莫存僥幸之心!不要沒有悔罪態度!不要忘了你們是罪犯!只是法律寬大處理,讓你們在社區服刑!
實行手機定位是確保區域內活動的舉措!必須遵守!
社區矯正實施辦法
第二十三條 社區矯正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給予警告,并出具書面決定:
(一)未按規定時間報到的;
(二)違反關于報告、會客、外出、居住地變更規定的;
(三)不按規定參加教育學習、社區服務等活動,經教育仍不改正的;
(四)保外就醫的社區矯正人員無正當理由不按時提交病情復查情況,或者未經批準進行就醫以外的社會活動且經教育仍不改正的;
(五)違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節輕微的;
(六)其他違反監督管理規定的。
第二十五條 緩刑、假釋的社區矯正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級司法行政機關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銷緩刑、假釋建議書并附相關證明材料,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之日起一個月內依法作出裁定:
(四)受到司法行政機關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五)其他違反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監督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
緩刑人員必須把定位手機帶身上嗎
緩刑人員應當接受當地司法行政部門的社區矯正。社區矯正中定位系統和報告制度是重要內容,定位手機不能關機,不能欠費,必須攜帶,保證司法行政部門不能聯系上你,否則屬于違反監管規定,會受到警告處分,多次警告的可能撤銷緩刑。
《社區矯正實施辦法》
第二十四條:
社區矯正人員違反監督管理規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依法應予治安管理處罰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及時提請同級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處罰。公安機關應當將處理結果通知縣級司法行政機關。
第二十五條:
緩刑、假釋的社區矯正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級司法行政機關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銷緩刑、假釋建議書并附相關證明材料。
擴展資料
實施初衷
為進一步規范社區矯正工作,加強和創新特殊人群管理,根據中央關于深化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的總體部署,在深入調研論證和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制定了《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現予以印發,請認真貫徹執行。對于實施情況及遇到的問題,請分別及時報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社區矯正實施辦法
緩刑人員應當接受當地司法行政部門的社區矯正。社區矯正中定位系統和報告制度是重要內容,定位手機不能關機,不能欠費,必須攜帶,保證司法行政部門不能聯系上你,否則屬于違反監管規定,會受到警告處分,多次警告的可能撤銷緩刑。
《社區矯正實施辦法》
第二十四條 社區矯正人員違反監督管理規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依法應予治安管理處罰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及時提請同級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處罰。公安機關應當將處理結果通知縣級司法行政機關。
第二十五條 緩刑、假釋的社區矯正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級司法行政機關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銷緩刑、假釋建議書并附相關證明材料。
必須攜帶司法機關配給的定位手機
必須保持定位手機不得關機。不得停機。不得進入信號屏蔽場所(比如高考期間考場范圍屏蔽)
必須保持在服刑人員戶籍地境內 不得外出!
如有外出 必須提前請假并說明事項
如有違反 即會被警告 三次警告即會被收監執行!
專業人士為你手打
請采納!
不是
緩刑期間,每個人罪犯都手機定位嗎?
不會的,但是必須定期去報到。
沒有定位的沒有定位的你還以為你在里面能跑出來嗎一般來說里面都是大佬你跑也跑不出來的,所以沒有必要定位
相關推薦:
工傷仲裁申請書(工傷賠償仲裁申請書怎么寫)
共同管轄的處理原則(共同管轄處理方法)
公務員嫖娼怎么處罰(公務員嫖娼怎么處理)
公務員病假(關于公務員病假可以請多久)
民法通則全文解析(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