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人類還能生存多久?
地球上的人類還能生存多久?
地球上的人類還能生存多久?
“地球上的人類還能生存多久?”這個問題其實還蠻難確定的,因為不確定性因素特別多。我們從多到少來好好聊一聊。
最長20億年
其實地球能不能居住,和太陽是息息相關的。根據目前的探測接過來,金星現在已經是一個環境條件極其惡劣的星球,但是如果我們把時間回撥到20億年前,其實金星是一個和我們的地球差不多的星球,是一個很不錯的宜居星球,各方面指標都和地球很接近。那為什么金星變成了這樣?其實也和太陽有關。這其實和地球還能維持多久是一個事。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得像搞懂,太陽是咋燃燒的。太陽主要是內核在發生熱核聚變反應,如果是處在主序星階段的恒星,主要發生的是氫核聚變反應,這其實和氫彈的原理很相似,不過也稍微有一點點區別。主要有兩個方式:質子-質子反應鏈和碳氮氧循環。
不過,你發現沒有,太陽沒有一下子全炸了。氫彈卻是全炸了。
這其實主要是因為,太陽核心進行的是可控核聚變反應,那它如何實現的呢?我們要知道,核聚變反應是會產生一個向外的壓力,而恒星的質量其實都很大,所以,自身的引力也很大,但這個引力是向內地。
因此,其實太陽依靠的是引力和核聚變產生的向外壓力維持動態平衡,以此來實現可控核聚變反應。
這就會帶來一個問題,太陽輻射的熱量其實和這個動態平衡有關,而動態平衡又和引力有關,引力是和質量有關的,但是太陽燃燒其實是在消耗質量的,每秒鐘大概有420萬噸的質量轉化為能量。這個根據質量方程我們就可以進行計算。
隨著質量的減少,引力就會減小,所以這個動態平衡就會移位,太陽的輻射能量就會逐步提高,也就是說,隨著時間的推移,照到地球上的太陽光會越來越多,地球溫度會越來越高,大概過20億年之后,地球將會熱到生命無法生存的境地。
因此,人類最多能夠在地球上再待上20億年,如果那時候人類還沒有滅絕,那最好是跑到火星上去居住,否則肯定活不了。金星之所以成為現在的樣子,太陽光強的提升所造成的,金星其實也就是未來地球的樣子。
突如其來的意外
其實,能有人類,很大程度上,我們應該感謝地球,地球確實很來之不易。首先,地球是比較靠近太陽的巖石行星。在軌道外,還有金星。實際上,太空當中常常有很多隕石和彗星之類的,它們很有可能會撞擊到各種天體上。
地球形成之初,就有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原始地球,最后形成了如今的地球和月球。還撞歪了地球,使得地球有了四季。
如一個長期能夠生存的星球,其實至少要具備一個特點,那就是盡量少有小行星或者隕石的撞擊。因為,哪怕一次比較巨大的撞擊都會引起生物大滅絕,6500萬年前,統治了地球1-2億年的恐龍就是這么沒的。
地球就屬于那種小行星或者隕石撞擊比較少的行星,而這主要歸功于在地球軌道之外,還有一個大家伙,那就是木星。它因為質量巨大,其實無形當中就成了地球的守護者,把要進入太陽系內部的隕石和小行星都看住。
最近一次就是奧陌陌,在進入太陽系內側時,就被木星給甩走了。實際上,這樣的事情時常發生。正是因為木星的存在,才保證了地球不會常常遭受攻擊。
但這并不是說,有了木星就沒有危險了,木星也會有防守失敗的時候,6500萬年前那次恐龍的滅絕。所以,其實人類到底能在地球上待上多久,還和木星的守護有關,如果哪一天木星守護失敗,有個巨大的小行星一頭撞上地球,那人類滅絕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除了小行星撞擊地球之外,其實還有一些其他的意外,比如:地殼的劇烈運動,當中全球性的火山噴發等等??v觀五次生物大滅絕,有天外來物,也有地球自身環境的巨變,這些都會給生命帶來巨大的威脅。
最后,還有一種也是破壞力極強的,那就是超新星爆炸和中子星。恒星的晚年,如果質量還蠻大的,就有可能會發生超新星爆炸。
超新星爆炸過程中,如果距離地球足夠近,那地球其實也就玩完了。如果超新星爆炸過后形成了中子星,中子星其實也被叫做脈沖星,會發出伽馬射線暴,如果伽馬射線暴還是沖著地球方向的,那么地球上的生命都會被滅絕。
所以,我們來總結一下,如果一切都相安無事,其實地球最多還能再住上20億年,20億年后會因為太陽的輻射強度增加,以至于地球太熱而無法生存。其次,近距離的超新星爆炸、中子星,木星守護失敗導致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以及地球自身環境的突變都有可能對地球上的生命造成毀滅性的打擊,而這些意外的發生是不確定的。
1400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從眾多哺乳動物中脫引而出,成為了“地球霸主”,進而有了人類文明。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人類也在不斷思考,人類的未來將何去何從。
要說人類在地球上還能生存多久,這個問題還要分為兩種情況來看。
第一種是假設人類文明能夠永存。即未來人類的科技能夠戰勝那些可能會讓人類滅亡的潛在危險因素。在這種假設之間,地球和太陽的壽命就成為了人類在地球上生存時間的決定因素。
天文學家通過對宇宙幾十年深入的研究和觀察,他們發現地球的生命周期或者說太陽系的生命周期就是我們人類在地球上生存時間的“上限”。
在地球壽命終結的那一天,人類將無法在地球上生存。地球是在原始太陽系星云中誕生的,迄今為止有45.5億年的歷史。而地球的壽命大約有100億年,可以說,目前地球正處于壯年時期,它的生命進程才走了不到一半。也就是說,地球還有50億年的時間。
太陽是一顆黃矮星,黃矮星的壽命大約是100億年,目前太陽已經存在了50多億年,還能為地球提供大約40億年的光和熱,之后壽命便會終結,變成白矮星,整個太陽系將變得完全不適于人類生存。那么,在這40億年間又有多少時間適宜人類生存?有的科學家認為,太陽大概有6億年左右的時間可以讓人類舒適的生存,而另一些科學家則認為這個時間大概有35億年左右。近年來,來自科羅拉多大學的科學家們,綜合了各方面的因素,給出了一個稍顯肯定的答案:地球在未來20億年之內都適合人類居住。但是未來15億年之后,地球會開始大幅度升溫,屆時南北兩極的溫度會變得和現在赤道地區一樣,而赤道地區會變得完全無法居住。所以,真正保持目前適宜人類居住環境的時間,保守估計只有10億年左右。
第二種是人類因為一些其他因素而滅亡,比如小行星撞擊、氣候問題、人類活動的破壞等。在太陽和地球壽命終結之前,人類就已經因為其他原因滅亡。
1、小行星撞擊。根據對古生物的研究,科學家們發現地球上平均2500萬年就會發生一次生物滅絕,這種滅絕主要是因為奧而特星云中小行星的撞擊造成的。但是,小行星的撞擊對人類的威脅并不是完全無計可施,因為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只要發現的足夠早,人類完全可以改變一些大型小行星的前進方向,讓它不撞擊地球。
2、氣候問題。氣候巨變是導致地球上生物滅絕的主要原因,目前地球上的870萬個物種,只占地球上所有出現過的物種總量的1‰到5‰。那些消失的物種,大多是因為氣候巨變。但是得益于現在的科技,只要地球的環境沒有惡劣到一定程度,那么人類還是可以在地球上生存下去的。
3、人類的活動的破壞。人類在進入工業社會的兩三百年,已經造成地球上5%左右的物種滅亡。相當于自然界百萬年自然滅亡的物種。所以,人類能在地球上生存多久,主要還是看人類自己的選擇。
雖然人類是地球霸主,但縱觀地球歷史,各個時期的“霸主生物”都難以逃脫滅亡的命運,人類是否能成為例外呢?人類在地球上還能生存多久,這個問題只有交給時間去檢驗了。
地球的壽命還有多久?人類未來能否繼續生存?聽聽科學家的結果!
世間萬物都有屬于自己的規律,比如任何事物出現在這個地球上,必將面臨死亡的到臨,無論是人類還是其他生物,都無法擺脫這一規律,只不過不同生物的壽命長短不一。在這個宇宙中有數以萬計的星球,地球不過是其中的一顆“小細胞”,正是這個渺小的地球,孕育出了人類這個高級文明,還有各種其它生物,這是其他星系從未出現過的景象。
地球的壽命還剩多久
在這46億年的時間內,有許多生物出現隨著在進化中又消失,人類在地球上的歷史不過只有幾百萬年的歷史,對這個地球的了解不過是九牛一毛,關于史前地球的模樣人類是未知,甚至不能確定人類是否是地球上出現的第一個文明。距離人類最近的一次滅絕是6500萬年前,一個生存在地球上2億年的恐龍霸主,因為沒能接受環境的變化導致從這個地球上徹底消失,人類只能從化石直觀了解恐龍,這時候有人說,那么人類還能在地球上生存多久呢?
任何事物都有“壽命”,就連地球也不意外,它已經有50億年的歷史,對于人類而言這個數字實在是太遠了,在了解地球的過程中,科學家給出了假設,地球或許在5億年后變成“大火球”,地球上的生物都會消失,成為一片廢墟。
影響地球壽命的原因
據了解,太陽是在不斷擴張的,若它擴張到一定程度,或能吞沒整個地球,到時候地球上所有的事物都逃脫不了,太陽的一舉一動都影響了人類,若它發生變化后,人類要在8分鐘后才能得知,可見太陽發生意外后,人類也不能做出任何挽留的辦法,沒有了太陽地球將會變成一片黑暗,所有生物會在這場黑暗中慢慢消失。
除了外部環境外,影響地球壽命的最主要因素是地球環境,現如今人類活動頻繁,越來越多溫室氣體排放大氣層中,讓大氣層的負擔越來越重,地表溫度也一直在升高的狀態,霍金曾經說過未來地球表面溫度會達到400攝氏度左右,大家看到這個數字會不敢相信,怎么可能呢?其實不然,現在部分地區地表溫度已經突破了50攝氏度,持續這樣下去突破一百攝氏度還遠嗎?
2020年的災難頻繁爆發,人類經不起“折騰”了,人口的急劇增長給地球帶來了重大壓力,地球資源也越來越少,未來人類的命運如何無人知曉,或許再或100萬年后,地球的面貌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世界格局不會像現在這樣平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