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飽受爭議的星球,它被認為是最有希望存在生命的星球,也被認為是人類未來最有可能移民的星球,因此科學家對于火星的探索一直以來都是沒有停止過的,而對于火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一直以來科學家都沒有中斷過探索,而最近一項新的發現終于確認了,火星可能存在生命的證據被發現了。
前不久英國《自然-地球科學》雜志發表了一篇報道,報道當中明確的確認了火星甲烷的確存在,要知道以前都知道火星可能存在甲烷,但是這一次是終于確認了,那么為什么這個證據會被認為是火星可能存在生命呢?別急,小編給大家科普一下。
甲烷是地球上常見的一種氣體,它是如何排放的呢?首先就是牲畜放的屁,還有就是人類放的屁,當然最大的甲烷來源還是甲烷菌這種生物的排放,總的來說只有生物才能夠制造出甲烷。那么為什么火星存在甲烷存疑了這么長一段時間呢?其實科學家很早之前就發現了甲烷,但是因為火星的大氣層非常的稀薄,阻擋不了具有分解甲烷作用的紫外線,因此火星不可能存在甲烷,即便曾經的火星有著這樣的生物,應該已經被消滅殆盡了。
最后再來說說,火星上甲烷的來源,科學家目前推斷火星上甲烷的來源不太可能是外來的,能是來自于地下的微生物,而微生物也是生物,所以也算是火星上生命的來源,因此科學家才會如此的激動,因為這個甲烷的存在很有可能是一項重大的前提發現。
火星上的液態水體
在火星地表存在流動的液態水,這一發現指向了存在于地表之下的大規模水體儲層,這一資源或許將為未來的人類定居者提供支持。這不是某種猜想,科學家們得到的數據是百分之百可靠的。這一發現具有重要意義,其中或許也包括去這顆紅色星球旅游度假的想法。
如果未來人類沒有把自己毀滅掉,那么火星旅游在不遠的將來將變的司空見慣。對于那些不關注太空新聞的人來說,上周美國宇航局召開的那場發布會并宣布在火星上的一些隕坑邊緣發現液態水存在的證據這個消息似乎并沒有什么太大的意義。畢竟在火星的極地早就已經發現了水冰的存在,那甚至已經是10年之前的事情了。
但那些隕坑邊緣的暗色條帶證明了,在火星北半球的夏季,當陽光溫暖高山的向陽面時,火星地下的儲水層中就會滲出液態水體。這一點與固體水冰的存在具有完全不同層面的意義,因為根據地球上的經驗——在液態水流動的地方就有生命。長期以來,科學家們堅信任何生命都無法在太空的真空環境下存活。那樣的環境太過嚴酷而極端。然而一次月球探測行動打破了這樣的固有觀念。
火星上發現液態水的消息讓在這顆紅色星球上找到生命痕跡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在1966年,無人探測器勘測者-3號發回月球表面數千份圖像,但在當時還沒有人意識到的一點是:在這艘飛船自己的身上正在發生一件更加有意思的事情。
在這艘飛船建造的過程中,一名美國宇航局工程師在無菌實驗室中打了一個噴嚏。在此過程中噴出的一些細小飛沫穿過了他所戴的口罩并附著在了飛船的表面上。這其中所含有的微生物經受住了火箭發射的劇烈震動以及隨后飛越地月之間廣袤空間的考驗,不知怎的竟然在毫無大氣的月球表面上存活了下來。
當多年之后人們在顯微鏡下進行研究時,這些微生物演化成一些類似藤壺般形態的有機體。 看起來宇宙中并沒有什么地方的環境對于生命而言是太過極端的。月球表面那樣的荒涼而無空氣的環境要比地球上發現過生命的最為嚴酷的環境更加極端,比如南極洲的冰層。
跟隨水的足跡就在上周,美國宇航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在火星表面發現了液態水 因此,從理論上說,盡管火星非常寒冷,滿目荒蕪,但實際上仍然可能是孕育新生命的溫床,而遠古時期的生命也可能并未消亡。但如果要讓這樣的情況成為可能,那么液態水就將是必不可少的條件。因此美國宇航局在地球外搜尋生命時所用的口號就是:跟隨水的足跡。
當然這樣的可能性始終存在,那就是在火星表面工作的火星車有朝一日能夠找到火星上原始生命的化石遺跡,或是更加幸運地直接找到處于休眠狀態下的生命形式,這些生命或許已經在火星上休眠了數億年之久。 這樣的設想并非完全不可能。根據當前的研究,這樣的情況甚至還是相當有可能發生的。除此之外,開展針對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的研究對于我們自身也具有重要意義:一種理論指出地球上的生命可能來自宇宙,甚至有可能就來自于火星——在遠古時期,生命的種子從火星表面出發,經由隕星或彗星的攜帶,播撒到了地球的表面。換句話說,如果登陸火星的人類宇航員在火星上利用顯微鏡能夠找到顯微級別的生物化石,那么或許他們所目睹的正是我們最為遠古的祖先。
有關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的消息在歷史上已經不是第一次引發人們的強烈關注。其中的第一次熱潮還要追溯到公元1877年。當時一名名為斯恰帕拉利的意大利天文學家利用望遠鏡在火星表面看到了一條條的暗色條紋,這些條紋會隨著季節的變化出現或消失。于是自然就產生了關于這些條紋出現原因的各種天馬行空的遐想,其中最流行的一種說法認為這些不甚規則的條紋實際上是火星上農業灌溉水渠。
然而令人沮喪的是,實際上火星表面的任何地區都找不到任何植物或是火星上農民們的任何蹤跡,那里也沒有任何的大型動物,而那是科幻作家們最喜歡描寫的對象。 這一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設想盡管更多的是胡思亂想,但奇妙的是其中的確有一部分是事實。斯恰帕拉利所見到的那些暗色條紋實際上都是季節性沙塵形成的,但時間向前推移數十億年,火星表面的確曾經存在過海洋,河流與湖泊。
未來的火星之旅?
液態水的用途極其廣泛,遠不僅僅供宇航員飲用而已。它還可以用來發電,或用作火箭燃料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在火星上不可能存在液態水,原因很簡單——火星太遠了,幾乎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兩倍,在這樣遙遠的距離上,溫度會很低,難以達到水冰的融點以上。然而此番火星上發現的水體含有高濃度的鹽分,這就意味著其可以在低于零下20攝氏度的溫度下仍然保持液態。 我們無法將水從地球帶往火星,因為水太重,我們無法在地球與火星之間進行大規模的運送。然而,如果火星本身就擁有大量的水體,那么我們就可以就地進行利用。在經過凈化之后,火星上的水可以被用作飲用水,就像地球上含鹽的海水經過淡化之后可以供我們飲用一樣。另外這些水體也可以被用來滿足人類定居者其他的生活用水需求。 水還可以被分解得到它的兩種組成成分:氫氣和氧氣。在非常低的溫度下,氫氣和氧氣都可以以液態的形式進行儲存,并可以在需要時經由“反向電解”過程而用于生產電力,而這對于照明,供熱以及其他科學設備都是至關重要的。 因此,通過水我們可以得到電力,宇航員們便不再只能完全依賴太陽能來提供電力了。在阿波羅飛船上,各種電器都使用大量通水的管路進行降溫,就有點像是家用冰箱的降溫方式。另外,氧氣和氫氣還是絕佳的火箭推進燃料。 于是,燃料,空氣,水,電力:所有這些人類宇航員在火星生存至關重要的資源都可以就地取材予以解決。歷史上第一次,我們發現人類在另外一顆星球上的定居點不再顯得那樣遙不可及,甚至這樣一種愿景已經變得不可避免。 人類社會在過去60年間取得的技術進步是驚人的。現實世界或許和我們小時候從連環畫里看到或是廣播里聽到的未來世界的樣子之間還是存在著差異,但從某些角度來說,現實中的太空探索項目甚至比小時候的那些遐想更加激動人心。
對于這一點,絕對不乏人類社會中富豪們的贊同。科技巨富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創建了SpaceX公司,目前正承擔著為國際空間站運送補給物資的重任。 馬斯克堅信他的公司已經設計出了未來將把人類宇航員送往火星所需要的飛船。火箭科學家們的計算顯示這將是一場持續超過兩年之久的長途跋涉:花費9個月前往火星,在火星上生活6個月,緊接著是另外9個月的漫長回程。 理查德·布蘭森(Richard Branson)所設想中的太空旅行缺乏想象力。當人們意識到前往火星旅行行將成為現實時,他們將徹底不滿足于布蘭森所許諾的那種到地球軌道蜻蜓點水般的所謂旅行。在火星上,有深度足以放下珠穆朗瑪峰的超級大峽谷,有比乞力馬扎羅山高出整整5倍的超級火山——這顆紅色星球上的地理景觀攝人心魄。
面對這樣的景致,會有誰不為之心動呢?這是終極的旅行之夢,就在未來幾十年內,或許100年內就將成為現實。感謝這次火星上液態水的發現吧,我們未來的火星之旅幾乎一定會成為現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