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坡頭區人民法院機構概況
坡頭區人民法院,自1984年11月成立以來,初始在霞山區辦公,直到2000年才遷移到坡頭區。起初,法院的辦公條件較為簡陋,僅有的三、四間舊辦公室面積約為200平方米。為改善設施,2000年2月,法院開始租賃辦公場地,并建設了審判庭和立案大廳。2002年9月23日,經過六年的建設,占地約9000平方米的審判辦公綜合大樓落成啟用,為法院的正常運作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目前,坡頭區人民法院設有政工紀檢、研究室、辦公室、立案庭、民一庭至審監庭、法警大隊、執行局等多個內設機構,包括南三人民法庭。全院共有行政編制65人,其中具備審判職稱的人員,還有地方事業編制的勤雜人員和臨時工,學歷層次較高,包括研究生、本科和大專學歷。法院始終堅持為大局服務和司法為民的理念,為坡頭區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自建院以來,法院在上級法院的指導、區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及政協支持下,取得了顯著成就。自2006年以來,法院在案件質量和效率、隊伍建設、管理規范化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均有顯著提升。期間,涌現了眾多先進集體和個人,包括受各級表彰的193人次個人、8人次省高院以上表彰,以及多個部門和個人的榮譽表彰。
坡頭區人民法院的現辦公地址位于湛江市坡頭區南調路東,這里承載著法院為社區服務的使命和責任,不斷推進司法公正與效率,為坡頭區的繁榮和發展貢獻力量。
遭遇惡鄰
親戚家遭遇惡鄰居,蓋的房子被鄰居挖了個窟窿,這個事村里歸誰管?該使用怎樣的收到懲惡揚善?該找那個部門處理呢?你好,我是學法律的,我也有個跟你一樣的遭遇。我家里蓋房子,后面的鄰居和隔壁的鄰居竄通起來說我們超平方,又說我們遮住他們陽光,天天去城建局舉報我們,還讓城建來強拆,其實都是無理取鬧的。我很理解你的心情。我痛恨這些小人,就是嫉妒心在作怪。
這件事情可大可小的,如果你要私了,村里就是村長支書管,不過我覺得這個起不到多大作用。
建議去起訴對方,但是原告要是你的親戚而不是你,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物權法》和《民事通則》規定公民的合法財產是受法律保護的,任何單位或者個人都不得侵占。
即使是政府也不能在沒有相關文件的情況下對公民房屋進行破壞,所以你舉出證據證明這個洞是鄰居挖的,有多少損失,都講清楚,去立案庭起訴他們。
正義一定會有的,不管怎么樣,公民的財產不能由他人肆意踐踏。
遇到職場碰瓷企業該怎么辦
遇到"職場碰瓷" 企業該怎么辦?
近幾年來,隨著勞動法的完善和實施,用人單位用工更加規范,勞動爭議聯動化解機制的建立也讓大量勞動爭議糾紛在仲裁階段就得到有效解決。
近日,晉江法院一份裁判文書讓"職業勞動碰瓷者"走上了臺前。這份裁判文書顯示,一名勞動者在這近一年的時間內先后在福建省內11家公司工作,隨后通過仲裁、訴訟等方式,向這11家公司發起了訴訟,要求支付加班費。
記者從南昌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了解到,去年南昌的勞動合同糾紛占勞動爭議案件八成多,而隨著企業對勞動合同的管理不善,部分企業在官司中感到吃力;當然,也有不少企業在完善企業管理制度,堵上這些"漏洞"。
事件:
勞動者連續向11家公司
發起訴訟
貴州人聶某在2016年至2017年間的一年時間內,先后在泉州市某物流有限公司、晉江某物流有限公司、晉江某貨物服務有限公司等11家公司擔任貨車駕駛員。但是,他在每家公司的任職期限,最短3天,最長33天,大部分在10天左右。
在解除勞動關系后,聶某先后11次均以未支付工作日及休息日加班工資等為由,向晉江市勞動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要求上述11家公司支付加班工資。晉江市勞動仲裁委員會仲裁后,聶某對其中8份仲裁裁決不服并向晉江法院提起訴訟。
晉江法院經審查認為,聶某作為駕駛員,應該知道駕駛員的工作時間是不固定這個特點,本該在應聘時事先與用人單位協商處理好這個問題,在取得一致意見時才接受聘用。相反,聶某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制造糾紛,擾亂駕駛員勞動力市場。在近一年的時間內,聶某以相同或類似的事由申請仲裁11次,提起訴訟8次,嚴重消耗行政資源、擠占司法資源,擾亂正常訴訟秩序,其行為是濫用訴權、惡意訴訟行為,故依法駁回聶某的起訴。而二審法院也同意一審法院裁判意見。
部門:
南昌尚未出現"職場碰瓷"
" 聽說外地有出現這樣的情況,但至少目前在南昌市本級,我們還未發現這樣的情況。"南昌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立案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法律規定,對于勞動爭議糾紛,應當先申請勞動仲裁,對勞動仲裁不服的,可到法院提出訴訟。勞動仲裁是到法院起訴的必經程序。而從目前南昌勞動仲裁案件的情況來看,主要集中在工傷、社保等方面,未簽訂合同要求雙倍工資的也占一部分,"但都是正常的勞動糾紛案件。"
" 我們注意到,很多出現勞動爭議的企業都是"小"企業或是一些法制意識比較淡薄的企業。"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去年起,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發起了一項普法活動,組織人員深入企業,希望能建立和諧勞動關系。
記者了解到,由于勞動關系的特殊性,勞動者處于天然弱勢,但不可否認的是,有的勞動者在履約中缺乏誠信,給用人單位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損失,甚至有的勞動者在短時間內涉及大量勞動爭議糾紛,成為名副其實的"職場碰瓷人",這也讓用人單位都唯恐避之不及。
企業:
遇到職場誠信問題頗感無奈
不僅是小企業,大企業也經常遭遇到職場誠信問題。記者采訪發現,許多用人單位在"職場碰瓷"等關于勞動者誠信的糾紛中面臨不少苦衷。
" 之前我們就遇到過,有員工剛過試用期就宣布懷孕,產假一結束就提出辭職;還有就是請病假。現在我們在對外招聘時,對于勞動者的背景調查也嚴格了很多。"南昌某公司HR龍女士說,員工這樣的做法讓公司領導心有不滿卻又無可奈何。
龍女士說,由于對外招聘時,企業根本無法分辨勞動者的求職動機,"都是正常應聘入職,我們只能憑感覺判斷勞動者是否屬于"職場碰瓷",但這樣對正常的勞動者來說并不公平。"
南昌某建筑公司HR譚女士則表示,由于行業的原因,如建筑、工程等行業企業,員工流動性大,他們則遭遇到更多的相關情況。譚女士告訴記者,建筑行業實行項目制,有的工種只需要工作一段時間就可以了,"這種不簽訂合同的"臨時工"在行業里很普遍,在這種情況下一旦打起官司,企業就會因為"違法解除勞動關系"而敗訴。"譚女士告訴記者,還有一些是員工在病假中的不誠實行為,而這也成為勞動者誠信缺失的"重災區"。
說法:
企業"省心"可能落入圈套
" 他們不屬于真正意義上的勞動者,因為他們工作的目的并不是想為企業、為社會創造價值,他們干一段時間就跳槽,發現漏洞就起訴。"北京市盈科(南昌)律師事務所盧冬梅律師告訴記者,從現在全國各仲裁委、各法院的判決書來看,"職場碰瓷者"一般挑選規章制度不健全、管理存在漏洞的用人單位應聘,入職后就時刻尋求用人單位在薪酬、考勤、勞動合同制度等方面的管理漏洞,然后走上仲裁、訴訟的"牟利"之路。
據盧冬梅律師分析,"職場碰瓷"引發的仲裁、訴訟負面影響嚴重,始作俑者的動機并非凈化勞動市場,而是借機對企業進行敲詐勒索為自己牟利,更有甚者針對法律漏洞,嚴重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無視司法權威,浪費司法資源。
《勞動合同法》設置了數道"解雇門檻"。如,必須要有規章制度的規定,該規章要經過民主程序的指定,并且確保告知勞動者,規章的內容本身需要合法合理;非過失解雇必須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解雇理由要通知到工會。"很多工廠連個職代會都沒開過,更別說拿出合規的規章制度。"盧冬梅律師說,由于"法無明文規定不得解雇",因此企業"招聘容易解雇難"。
相關部門提醒,用人單位應合法制定規章制度,規范用工管理,避免出現可乘之機,發現"被碰瓷"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依法處理勞動糾紛。
相關推薦:
網絡黑客侵權(黑客的行為是否合法)
故意致人輕傷害賠償標準(故意傷害罪輕傷一級賠償標準)
故意傷害賠償規定(故意傷害致死的賠償規定)
手機進水三包(剛買的手機就進水了屬于三包范圍嗎)
物權變更探究(讀書筆記葛云松物權行為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