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學中,利率與儲蓄的關系大概是怎樣的?
高鴻業教材中,利率下降,會導致投資上升,因此,儲蓄和收入水平也上升。rn 然而,利率下降,會導致債券價格上升,那么對貨幣的需求也上升,那么自然低,銀行儲蓄也就應該下降咯,或者簡單說,利率下降,存款收益減少,儲蓄不應該是減少嗎?rn 上面兩種情況為什么矛盾?表面看來,好像邏輯都能推導出來喔,是不是兩種情況中的儲蓄不是一個概念?在貨幣市場中,利率下降,人民對貨幣的需求上升,儲蓄就會減少。
實際利率是隨價格水平預期變化而調整的,至今國際上通用的實際利率計算公式
實際利率=(1+名義利率)/(1+物價變動率)-1
由于利率變動對經濟有很大的影響,各國都通過法律、法規、政策的形式,對利率實施不同程度的管理。國家往往根據其經濟政策來干預利率水平,同時又通過調節利率來影響經濟。
IS曲線是一條反映利率和收入間相互關系的曲線。這條曲線上任何一點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組合,在這樣的組合下,投資和儲蓄都是相等的,即i=s,從而產品市場是均衡的。
LM曲線是這樣一條直線,在這條直線上,任一點都代表一定利率和收入的組合,并且在這樣的組合下,貨幣需求與供給都是相等的,亦即貨幣市場是均衡的。
擴展資料
銀行合理利率的計算模型及其分析:
國內生產總值名義值=國內生產總值實際值V*物價總指數P
根據數據,首先構造國內生產總值實際值V與固定資本K及勞動L之間的生產函數關系:V=AKaL1-a
上式中V為國內生產總值,K為全社會固定資本存量,L為全社會從業人員,A,a為參數。在不考慮技術進步時,可以認為a,A為正常數。
應當指出,一個效用函數在某一特定時刻只有一種,而且很難用數學式子來完全準確的表達出來。以上的效用函數僅是一個效用函數的近似表達式,還需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利率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IS-LM模型
利率與儲蓄的關系隨著前提條件不同而不同。在貨幣市場中,利率的下降會導致儲蓄的下降。產品市場中,利率的下降會使儲蓄增加。
在貨幣市場中,利率下降,人民對貨幣的需求上升,儲蓄就會減少。
在產品市場中,國民收入決定于消費C、投資I、政府支出G和凈出口X-M加合起來的總支出,而總需求尤其是投資需求要受到利率r影響,利率則由貨幣市場供求情況決定。
利率的下降會導致投資的上升,而前提條件是假設產品市場均衡,即投資=儲蓄,因此儲蓄會上升。而在現實中,由于中央銀行的介入,前提條件并不一定會滿足。
擴展資料
對于IS和LM模型,利率的變化,在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反應并不一樣,所以才會有兩者之間的均衡。將IS-LM移至同一圖上,二者交點便反應了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達到均衡時的利率水平和收入水平,對于分析宏觀經濟問題很有意義。
在產品市場上,國民收入決定于消費C、投資I、政府支出G和凈出口X-M加合起來的總支出或者說總需求水平,而總需求尤其是投資需求要受到利率r影響,利率則由貨幣市場供求情況決定,就是說,貨幣市場要影響產品市場。
另一方面,產品市場上所決定的國民收入又會影響貨幣需求,從而影響利率,這又是產品市場對貨幣市場的影響,可見,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是相互聯系的,相互作用的,而收入和利率也只有在這種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中才能決定。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IS-LM模型
利率下降,儲蓄是下降的,你的第二種說法,關于貨幣需求的是對的,利率下降人們對貨幣的需求上升,儲蓄減少。
第一種說法,首先利率下降是導致的投資上升,你可以再去看一下高鴻業那本書,有個假設的前提條件,就是投資和儲蓄是相等的,所以儲蓄也上升了。這個IS模型假設產品市場是均衡的,現實中由于中央銀行的介入不一定滿足。
對于IS和LM模型,正是你說的,利率的變化,在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反應并不一樣,所以才會有兩者之間的均衡,求出均衡解。如果沒有這個矛盾,也就是說,IS和LM的方程是一樣的,那怎么可能求出利率和產出的值呢????
你是不是忽略了銀行有超額準備金。利率在一定范圍內的浮動,只要未超過超額準備金的部分,對儲蓄和存款收益的影響不大。
(宏觀經濟學)第五題,貨幣需求對收入的反應程度和貨幣需求對利率變動的反應程度是什么意思?可以畫圖說
(宏觀經濟學)第五題,貨幣需求對收入的反應程度和貨幣需求對利率變動的反應程度是什么意思?可以畫圖說明一下嗎?
LM曲線的斜率是:k/h
k表示貨幣需求關于收入變動的系數,h表示貨幣需求關于利率變動的系數。
所以當曲線變平緩時,斜率減小,即k減小,h增大,所以如答案所示。
貨幣需求對收入的反應程度和貨幣需求對利率變動的反應程度:
1、對收入的反應程度:
收入變化使貨幣需求變化的程度。
若收入變動少,需求變動大,則是敏感的
2、對利率變動的反應程度:
利率變動引起的需求變動
影響越大,財政政策效果越好
宏觀經濟學中利率相關問題
宏觀經濟學n利率n高鴻業宏觀經濟學中利率的相關問題?nn第一,投資需求中投資與利率成反比,也就是利率越高投資越少,而投機需求中利率與投機貨幣需求也成反比就是利率越高大家都會去投資而對貨幣需求變少,這不是矛盾么(我自己理解是這兩個利率不是一個,大概就是說投資需求指的是銀行的存款利率,而投機需求中的利率指的證卷利率,不知道對不對)n第二在第15章總第一節需求曲線中說根據貨幣市場理論貨幣需求量下降會使利率下降,可是不是上一章才說的利率決定投機貨幣的需求量么,怎么又反過來了??并且貨幣需求量下降,不是對應的高利率么?n求經濟大神解答疑惑首先,利率下降,刺激投資。投資增加,抑制儲蓄,儲蓄減少...對的~市場自我調節下,所以利率才能維持在均衡點~國民經濟才能穩定發展。
對于“再者”,我覺得計劃投資=計劃儲蓄是在均衡利率點上講的,利率下降,在短期內投資會減少,但在長期利率會回到均衡點,所以還是投資=儲蓄。
你的另外我看不懂哎……囧……但儲蓄和投資是流量。流量是單位時間內的數量。存量是某一時刻已經存在的數量。比如資本是存量。GDP是流量這樣。
經濟學中,影響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需求的因素
(一)消費者的收入。一般來說,在其它條件不變的的情況下,消費者的收入越高,對商品的需求越多。但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需求結構會發生變化,即隨著收入的提高,對有些商品的需求會增加,而對有些商品的需求會減少。經濟學把需求數量的變動與消費者收入同方向變化的物品稱為正常品,把需求數量的變動與消費者收入反方向變化的物品稱為劣等品。
(二)消費者的偏好。當消費者對某種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強時,對該商品的需求數量就會增加。相反,當偏好程度減弱時,需求數量就會減少。人們的偏好一般與所處的社會環境及當時當地的社會風俗習慣等因素有關。
(三)相關商品的價格。當一種商品本身的價格不變,而和它相關的其它商品的價格發生變化時,這種商品的需求數量也會發生變化。如果其他商品和被考察的商品是替代品,如牛肉和豬肉、蘋果和梨子等。由于它們在消費中可以相互替代以滿足消費者的某種欲望,故一種商品的需求與它的替代品價格成同方向變化,即替代品價格的提高將引起該商品需求的增加,替代品價格的降低將引起該商品需求的減少。如果其它商品和被考察的商品是互補品,如汽車與汽油、影碟與影碟機等,由于它們必須相互結合才能滿足消費者的某種欲望,故一種商品的需求與它的互補品的價格成反方向變化,即互補品價格的提高將引起該商品需求的降低,互補品價格的下降將引起該商品需求的增加。
(四)消費者對商品價格的預期。當消費者預期某種商品的價格在將來某一時期會上升時,就會增加目前的需求,當消費者預期某商品的價格在將來某一時期會下降時,就會減少對該商品的現期需求。
(五)商品自身的價格。對于正常商品,價格越高則需求量越小;價格越低則需求量越大。
滿意請采納!
影響需求的因素包含:該產品自身的價格、消費者的收入、相關產品的價格、消費者的偏好、消費者對產品價格變化的預期等。
宏觀經濟學經濟水平的決定因素有哪些
(1)在長期,一國生產物品和勞務的能力決定著該國居民的生活水平。首先,GDP是衡量一國經濟福利的一項重要指標。實際GDP衡量了該國滿足其居民需要和愿望的能力。從一定程度講,宏觀經濟學最重要的問題是什么決定了GDP的水平和GDP的增長。其次,在長期,GDP依賴于勞動、資本和技術在內的生產要素。當生產要素增加和技術水平提高時,GDP增長。 (2)在短期,總需求能夠影響一國生產的物品和勞務的數量。雖然經濟生產物品和勞務的能力是長期中決定GDP的基礎,但在短期,GDP也依賴于經濟的總需求,進而所有影響總需求的變量的變化能夠引起經濟波動。更高的消費者信心、較大的預算赤字和較快的貨幣增長都可能增加產量和就業,從而減少失業。 (3)預期在決定經濟的行為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居民和企業如何對政策的變化做出反應決定了經濟變化的規模,甚至有時還決定著經濟變動的方向。 (4)在長期,總產出最終會回復到其自然水平上。這一產出水平取決于自然失業率、資本存量和技術的狀態。 (5)無論是新古典宏觀經濟學,還是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都承認,經濟的長期總供給曲線是一條位于潛在產量水平上的垂直線。
is-lm曲線模型的利率理論
倡導者:希克斯,漢森
基本觀點:利率是由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達到均衡時決定的。
主要內容:
根據凱恩斯的理論,均衡的國民收入取決于總支出,總支出中的投資支出又取決于利率,而利率取決于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貨幣需求中由交易動機和謹慎動機引起的貨幣需求又是收入的增函數。可見,利率與收入之間存在著相互決定的關系,利率與收入是同時決定的。從利率決定收入的情況看,在儲蓄與投資相等時,利率影響投資,投資進而決定收入水平。在儲蓄與投資相等的條件下,可以得到一條利率-收入曲線,即is曲線。在這條曲線上,利率在商品市場均衡條件下引起收入反向變動;
從收入決定利率情況看,在貨幣供求均衡時,收入通過貨幣需求決定利率。在貨幣供求均衡的條件下可以得到一條收入-利率曲線,即lm曲線,在這條曲線上,收入在貨幣市場均衡條件下引起利率同向變動。只有在is曲線與lm曲線相交時,其交e上的收入和利率才是均衡的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因為這時商品市場與貨幣市場都是均衡的。任何偏離該e點的情況都會導致經濟的自發調節,從理論上講,將產生向e點逼近的壓力,促使利率和收入在相互決定的過程中達到均衡。
相關推薦:
增值稅假發票(增值稅普通發票是假的稅務局怎么辦)
倒賣增值稅發票判多少年(倒賣票400萬判幾年)
撫養費糾紛證據目錄(家庭糾紛解決指南目錄)
解除承包合同通知書(合同通知書匯總17篇)
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