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繳費項目不同。
以自由職業者身份買社保,很多地方只能買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不能買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但也有個別城市要求五項保險全買。
掛靠單位繳費,必須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二、繳費工資基數不同。
以自由職業者身份繳納社會保險,繳費工資基數一般是按照當地上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由當地人社部門劃定繳費基數比例的上下限,比如按照當地上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300%來劃定繳費基數的上下限,由個人自行選擇繳費基數比例。
三、繳費費率不同。
以筆者所在統籌區為例。 以自由職業者身份繳納社保,個人選擇確定繳費工資基數后,養老保險繳費費率是繳費工資基數的20%,其中12%進入統籌賬戶,8%進入個人賬戶。醫療保險是按上年度全省社會平均工資的100%確定基數,按6%的費率繳納,全部進入統籌賬戶,不建個人賬戶。
擴展資料:
對自由職業者來說,由于沒有社會保險,所面臨的生老病死等意外風險就得不到保障,因此參加社會保險是當務之急,之后還可以根據自身經濟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購買適當數量的醫療保險、意外險和養老保險等。
先辦社會保險是上策——自由職業者應該優先考慮辦社會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
自由職業者如果沒有社會保險,所面臨的生老病死等意外風險就得不到最基本的保障,所以不應以“沒時間”、“沒有用”等借口忽視了社保的意義和功用。
優先考慮重疾險,意外險是必需品
然后補充商業保險。由于社會保險“保而不包”和“廣覆蓋、低保障”的性質,所以當私營企業主、自由職業者家庭中某一成員,尤其是家庭經濟支柱遭受重大風險時,是無法真正滿足減緩或減輕風險來臨時的經濟壓力的,所以必須用商業保險來作補充。
并且投保保額要切合實際。一般一個家庭要從被保險人去世帶來的財務沖擊中恢復過來,必須在頭10年維持原家庭收入水平,簡單的說就是被保險人目前年收入的10倍。同時,還應該加上貸(借)款總額的保額,以解決因意外發生不測給家人帶來的債務壓力。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個人社保
不能。
《勞動保障部關于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2001]20號):城鎮個體工商戶等自謀職業者、農民合同制工人以及采取各種靈活方式就業人員在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時,累計繳費年限滿15周年的,可按規定領取基本養老金。
擴展資料
《國務院關于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第一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1、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2、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3、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4、因工致殘,由醫院證明,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國務院關于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法定退休年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