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養老金迎新變化!多地上調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
1、長沙
據悉,從2023年1月起,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再次提高10元。
2、泉州
自2023年1月份開始,泉州市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每人每月增加10元,調整后各地基礎養老金標準均不低于每人每月150元。
3、河南
據了解,自2023年1月1日起,河南將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從每人每月113元提高至每人每月123元,同時確定河南各地可結合當地實際,在省定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的基礎上適當提高本地區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
4、貴州
據悉,2023年貴州將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128元。
5、河北
今年起,河北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由每人每月123元提高到133元。
2023年養老金調整,3000元漲7%,4000元漲5%,5000元漲3%,這種調整好處不言而喻,可以有效縮小養老金收入差距,特別是對于養老金3000元以下的企業退休人員、靈活就業退休人員是一個利好消息,可以享受更高漲幅力度。但是話說回來了,還是有一定的弊端,總體上弊大于利。
(一)違背養老保險激勵作用。養老保險的宗旨是長繳多得、多繳多得,在養老金核算上,體現在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上多得養老金,在養老金調整上,體現在養老金水平掛鉤、工齡掛鉤調整上多漲養老金。如果養老金“提低限高”成真的話,沒有人愿意養老保險多繳和長交,造成社保基金收不抵支。
(二)違背人社部調整要求。在2022年人社部養老金調整通知中明確提到,
掛鉤調整要體現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應與退休人員本人繳費年限和基本養老金水平掛鉤。所以說,養老金調整“提低限高”違反了人社部調整要求,實現的可能性渺茫。
(三)增加養老金支付風險。養老金3000元、4000元、5000元以及區間成金字塔分布,其中養老金3000元及以下的退休人數占多數,養老金越高占比越小。如果
養老金
越低,反而調整幅度越高,其養老金上漲總額就越高,加上1962年及以后出生的退休人員呈爆發式增加,增加了社保基金支付負擔,很快耗盡基金結余,不利于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發展。
以上就是2023年養老金調整,3000元漲7%,4000元漲5%,5000元漲3%,可行性分析。
答;
農村養老金上漲4%-5%。上漲基數不高,每年都發放養老金上漲消息,但上漲基數很小。以2021年度4.5%的養老金增長為例。如果2020年領談慧取的月養老金為2500元,則在此基礎上增加4.5%,核侍乎即2500x45%=112.5元,即比上年每月增加100元以上。 預計2022年養老金將上漲4%-5%。根據近兩年養老金的增長幅度,2020年養老金上漲5%,而2021年養老金上漲4.5%,因此,2022年的增長幅度預計將徘徊在這兩個數字之間。
今年退休人員養老金上調多少:
1、今年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將會上調6.5%左右。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總體上調6.5%左右,養老金發放實現“十二連漲”困叢乎。
2、從國外主要國家經驗看,養老鄭雹金調整水平多與物價或工資指數掛鉤,或綜合考慮物價和工資增長情況,有的國家還兼顧人口結汪悉構變化等情況。
3、從我國的情況看,經過持續30多年的高速發展,目前已步入了中高速發展的新常態。近幾年,GDP增速、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等都呈下降趨勢。
綜上所述,2023年養老金調整有望,按照慣例,2023年養老金是應該調整,也就是迎來了連續19年的上調。在2020年以前每年調整的幅灶冊度高達5%到10%,2021年調整的幅度降低到4.5%,今年調整的幅度降低到4%。就是現在退休工人的養老金上漲的幅度在縮小,目前發放的金額基本上能夠解決退休老人生活改善生活質量。
2023年鄭州養老金能漲多少預估?
今年養老金漲幅按照2022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3.8%確定,各省市根據當地實際情況,以3.8%為高限,確定本省市的漲幅,也就是說,漲幅可以低于3.8%,但是不能高于3.8%。
目前,企業退休人員人均月基本養老金約為3100元,那么人均每月能漲117.8元,事業單位人均月養老金約為7000元,那么人均每月能漲266元。
具體每個人能漲多少,千人千面,因人因地而異,對照本地調整細則可以很方便地計算出來。等2023年鄭州養老金調整方案官網消息公布才能確定。
據了解,而鄭州2023年養老金調整方案是參照2023年河南省養老金具體方案執行的,具體上漲金額需等2023年河南養老金調整方案官網消息公布才能確定,社保網小編將第一時間為您整理最新資訊,現一起回顧2022年河南養老金上調方案最新消息吧。
河南省2022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方案
一、調整范圍
從2022年1月1日起,為2021年12月31日前已按法規辦理退休手續并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增加基本養老金(含退職人員,不含1949年10月前參加革命工作并符合原勞動人事部勞人險〔1983〕3號法規的退休工人,下同)。
二、調整方法
(一)定額調整。調整范圍內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40元。
(二)掛鉤調整。調整范圍內的退休人員,先按本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折算工齡,下同),每滿1年每月增加1.3元(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按15年計算;在上述基礎上,再按本人2021年12月份基本養老金(統籌項目內部分,企業退休人員不含取暖補貼、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不含職業年金)的1%計算增加。
(三)適當傾斜。在普遍調整基礎上,再適當提高下列人員的基本養老金:
1.截至2021年12月31日年滿65周歲的高齡退休人員,分年齡段按以下標準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養老金:年滿65周歲不滿70周歲20元;年滿70周歲不滿75周歲25元;年滿75周歲不滿80周歲30元;年滿80周歲不滿85周歲40元;年滿85周歲不滿90周歲50元;年滿90周歲60元。退休人員的年齡計算,以批準退休時確定的出生時間為準。
2.企業退休軍轉干部基本養老金在按以上法規調整后達不到所在省轄市、濟源示范區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水平的,補足到所在省轄市、濟源示范區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水平。
相關知識:
退休工資的計算方式
當前,退休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算方法如下: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
據社保網小編了解,基礎養老金是指從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中支付給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指數化月平均工資=平均繳費指數×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平均繳費指數=各年度繳費指數/繳費年限;
繳費工資指數=當年繳費工資/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2、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是指根據參保人員退休時其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算出來的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不是指某個退休人員實際領取基本養老金的月數(因為在退休時無法預計),而是根據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測算出來的一個假定的指標。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余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
國發[1997]26號文實施前參加工作、國發[2005]38號文實施后退休的參保人員屬于“中人”。由于他們以前個人賬戶的積累很少,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退休后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發放方法按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具體制定的方法執行。
以四川省為例: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上一年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1995年12月31日及以前未建立個人賬戶的累計繳費年限×1.3%(計算系數)
在企業人員退休工資的組成中有基礎養老金與個人賬戶養老金,這兩部分的錢才能構成一個退休人員的月基本退休工資。其中,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十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本人繳費年限)×1%。而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