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末把當月所有進項、進項轉出、銷項稅額全部轉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未交增值稅科目里,這樣就可以體現當月需要繳納多少增值稅了;會計分錄為: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未交增值稅
再把上月繳納的稅金也轉入未交增值稅里,會計分錄為: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
當月繳納當月增值稅時會計分錄: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 貸:銀行存款
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
銷項稅額=銷售額*17%(低稅率貨物適用13%)
進項稅額=當期認證的進項稅票等上的進項稅額
進項稅額轉出一般為原已抵扣進項稅,后來用到在建工程、職工福利等非應交增值稅專案時,將原來抵扣的進項稅轉出。
09年進項稅金期初數為應交增值稅明細賬的余額。如果是借方余額就要結轉,如果是貸方余額,就要轉入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
應交稅金明細帳的登記是按進貨和銷售及結轉的會計憑證,按編號順序進行明細登記的。
購入貨物登借方:進項稅XXXX元;當月交當月的增值稅登借方:已交稅金XXX元;銷售貨物登貸方:銷項稅XXXX元;本月貸方余額登借方:轉出未交增值稅XXX元(同時貸: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XXX元,不登在應交增值稅明細賬內,另設明細賬)。
如果本月月末是貸方余額,就要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殖稅
貸: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
也就是本月應交的增值稅實際金額。
1、
銷項稅額=51000+3400=54400元
進項稅額=17000+1700+650=19350元
5月抵扣稅額=17000+1700+650+5000*7%=19700
(注:普通發票不能抵扣,運輸發票可按票面金額7%抵扣)
5月應交稅額=54400-19700=34700元
5月未交增值稅額=34700-5000-20000=9700元
2、
預交20000元分錄: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 20000
貸:銀行存款 20000
轉出未交增值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9700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9700
6月補交增值稅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9700
貸:銀行存款 9700
水發海參一般納稅人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額,適用稅率為13%,征收率為3%。
一般納稅人應交增值稅明細科目間如何結轉
每月結賬時,要計算當月的增值稅是有留抵還是有應交稅。
如果是有留抵,那就不需做任何會計處理。如果是有應交稅,就要轉出來,顯示這個月要交多少增值稅,
分錄是 :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一般納稅人是指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以下簡稱年應稅銷售額,包括一個公歷年度內的全部應稅銷售額)超過財政部規定的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企業和企業性單位。
經稅務機關稽核認定的一般納稅人,對符合一般納稅人條件但不申請辦理一般納稅人認定手續的納稅人,應按銷售額依照增值稅稅率計算應納稅額,不得抵扣進項稅額,也不得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具體完整的會計操作是怎樣的?
見《企業會計準則》
一般納稅人應交增值稅稅負想控制在7%左右怎么計算 稅負率=(銷項稅額-進項稅額)/不含稅銷售額*100%
若你的不含稅銷售額為:100萬
銷項稅額為:10萬
那么想要稅負在7%左右,則你的進項稅額應該控制在:3萬元
(10-X)/100=7%
X=3萬元
納稅申報時自動留做下月抵扣,帳務不需處理
如為一般納稅人,月末應交增值稅結轉與年末應交增值稅的結轉有區別嗎? 二者的核算程式是沒有嚴格的區別的,無論是月末還是年末,都是需要根據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的余額判斷是需要轉出未交增值稅還是轉出多交增值稅的。
具體核算如下:
在“應交稅費”科目下設定“未交增值稅”的明細科目,月末,企業計算出當月應交未交的增值稅時(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的貸方合計金額大于借方合計金額):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當月多交的增值稅(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的借方合計數大于貸方合計金額):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多交增值稅)
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減免稅款+出口退稅
會計分錄如下:
一、月底,進項稅額大于銷項稅額,不進行賬務處理,直接作為留抵稅額;
二、月底,銷項稅額大于進項稅額:
1、計算應交增值稅:
銷項稅額-進項稅額-以前留抵進項稅額=本期應交增值稅
2、結轉: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未交稅金
3、繳納: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未交稅金
貸:銀行存款
企業做賬流程:
1、根據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
2、根據記賬憑證編制科目匯總表
3、根據記賬憑證和科目匯總表登記會計賬簿(包括總賬和明細賬)
4、根據會計賬簿(主要是總賬)編制會計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
5、根據會計報表編制納稅申報表
6、年終結轉損益(也可以逐月結轉損益)
7、編制年度會計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
8、根據年度會計報表編制所得稅年報和其他各稅種的匯算清繳自查表
擴展資料
會計分錄的方法有以下:
1、層析法
將事物的發展過程劃分為若干個階段和層次,逐層遞進分析,從而最終得出結果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利用層析法進行編制會計分錄教學直觀、清晰,能夠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2、業務鏈法
根據會計業務發生的先后順序,組成一條連續的業務鏈,前后業務之間會計分錄之間存在的一種相連的關系進行會計分錄的編制。對于連續性的經濟業務比較有效,特別是針對于容易搞錯記賬方向效果更加明顯。
3、記賬規則法
利用記賬規則“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進行編制會計分錄。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會計分錄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應交增值稅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