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入材料的運雜費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應付賬款
成本由下列各項組成:
1、買價(不包括增值稅額)。
2、運雜費,包括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倉儲費。
3、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
4、入庫前的抵消選整理費用(包括整理抵消選中發(fā)生工、費支出物必要的耗損扣除回收的下肢改變產(chǎn)價值)。
5、購入材料負擔的稅金和進口貨物的關稅(不包括增值稅、外匯差價和其他費用)。
6、其他直接相關的支出。
原材料是指生產(chǎn)某種產(chǎn)品的基本原料。企業(yè)設置原材料科目,核算庫存的各種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外購半成品、修理用備件、包裝材料、燃料等的計劃成本或?qū)嶋H成本。
運雜費主要包括:運輸和裝卸費、保險費、設備供銷部門手續(xù)費、出廠時沒有包含的包裝、包裝材料費、采購與倉庫保管費等等。
會計科目設置:
為了總括而又詳細地反映各會計要素的減變動情況及其結果在會計及務中既要設置總分類科目,又要設置明細分類科目。總分類科目,簡稱總賬科目,亦稱一級科目,是對會計要素的具體內(nèi)容進行總括分類的科目,是總分類賬戶的名稱。
明細分類科目,簡稱明細科目,是對總分類科目進一步分類的科目,它所反映的經(jīng)濟內(nèi)容或提供的指標比較具體詳細,是明細分類賬戶的名稱。有些總分類科目反映的經(jīng)濟內(nèi)容比較廣泛,可以在總分類科目下,先設置二級科目,在二級科目下再設置明細科目。
根據(jù)《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第六條規(guī)定:存貨的采購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于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
所以,運費計入原材料成本:
1、如果原材料驗收入庫,結轉其實際的采購成本
借:原材料
貸:在途材料
2、小規(guī)模納稅人,原材料已付款,但未驗收入庫
借:在途材料(價稅+運費)
貸:銀行存款
原材料攤銷的會計分錄
1、領用時:
借:待攤費用(長期待攤費用)
貸:低值易耗品
2、攤銷時:
借:制造費用(管理費用)
貸:待攤費用
3、報廢時:
借:制造費用(管理費用)
原材料(回收的殘值)
貸:待攤費用
材料采購是用來反映和監(jiān)督材料采購資金的使用情況、核算外購材料的采購成本,確定材料成本差異(材料的實際成本和計劃成本之間的差額)的一個會計帳戶。它既是一個成本計算帳戶,又是一個業(yè)務成果帳戶。凡是已經(jīng)付款驗收入庫的外購材料買價和采購費用,都按實際成本借記該帳戶,貸記“銀行存款”等帳戶。月末,結轉外購材料的實際成本時,按計劃成本借記材料類有關帳戶,貸記該帳戶,實際成本小于計劃成本的差異(節(jié)約),借記該帳戶,貸記“材料成本差異”帳戶。實際成本大于計劃成本的差異,作相反記錄,差異結轉后的借方余額,表示在途材料數(shù)額,在資金平衡表的“在途材料”項目反映。所以,材料按計劃成本計價,不必設置“在途材料”帳戶,“材料采購”帳戶的借方余額,即為“在途材料”,待在途材料到達驗收入庫,再由該帳戶的貸方轉入“材料采購”帳戶的借方。
以上為[ 采購材料運費會計分錄怎么寫? ]的所有答案,如果你想要學習更多這方面的知識,歡迎大家前往環(huán)球青藤教育官網(wǎng)!
環(huán)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采購材料運費會計分錄怎么寫?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進貨時自己支付的運費,計入采購貨物成本的會計分錄
借:原材料等
貸:銀行存款等
2、進貨時對方代墊運費,實際還是本企業(yè)付運費,若貨款未付的會計分錄
借:原材料
貸:應付賬款(含對方代墊的運費)
3、進貨時對方代墊運費,實際還是本企業(yè)付運費,若支付貸款的會計分錄
借:原材料
貸:銀行存款(含對方代墊的運費)
4、支付給快遞公司的運費,計入貨物成本 的會計分錄
借:原材料
貸:銀行存款等。
擴展資料
原材料的主要賬務處理
1、生產(chǎn)經(jīng)營領用材料,借記“生產(chǎn)成本”、“制造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出售材料結轉成本,借記“其他業(yè)務成本”科 目,貸記本科目。
2、發(fā)出委托外單位加工的材料,借記“委托加工物資”科目,貸記本科目。采用計劃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的。
3、發(fā)出材料還應結轉材料成本差異,將 發(fā)出材料的計劃成本調(diào)整為實際成本。采用實際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的,發(fā)出材料的實際成本,可以采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個別認定法計算確定。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原材料科目
1、購進時: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庫存現(xiàn)金
2、使用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3、期末計提職工薪酬:
借:生產(chǎn)成本-制造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
貸:應付職工薪酬
國內(nèi)購進的一般商品,應以進貨原價(即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所列的價款)作為其采購成本,國內(nèi)購進的農(nóng)副產(chǎn)品應以進貨原價和收購不含稅產(chǎn)品時所支付的稅金作為其采購成本。
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1、每張憑證都有相應的會計分錄,有了會計分錄就會有會計科目,收入或者支出的明細來判定該用什么科目,有些科目容易混淆視聽,例如應收預付,應付預收,只有真正理解每個科目所含的意思才能做對每筆分錄。
2、每張發(fā)票上都會有相對應的金額,有些時候一個不小心就會看錯小數(shù)點,從而導致金額對不上,所以做完賬之后要先對科目余額表,一般納稅人要看進項與銷項是否與國稅上面的數(shù)據(jù)對起來了 在看銀行存款的余額與銀行明細賬余額是否一致。
3、貸方記賬符號、賬戶、金額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貸方在右。
4、會計分錄的種類包括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兩種,其中簡單分錄即一借一貸的分錄;復合分錄則是一借多貸分錄、多借一貸以及多借多貸分錄。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商品購進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會計分錄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