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2023年放假安排不調休,4月5日當天一天。
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于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侯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
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青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點瓜種,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系。
節日習俗
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志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清明假期3天。
清明假期4月3日(星期日)至5日(星期二)放假調休,共3天。4月2日(星期六)上班。
請廣大市民提前安排好工作生活,節日期間注意安全,減少人員聚集,加強個人防護,度過一個文明、平安的節日假期。
清明節介紹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以來的優良傳統。
不僅有利于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清明節融匯自然節氣與人文風俗為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祖們追求“天、地、人”的和諧合一,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
清明節的節俗豐富,掃墓祭祖與踏青郊游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清明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
2022年清明節放假安排通知如下:
清明節4月5日(周二)放假,4月2日(周六)、4月3日(周日)正常周末雙休,4月4日(周一)正常上班、上課。
節假日期間,各單位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衛等工作,遇有重大突發事件發生,要按規定及時報告并妥善處置,確保人民群眾平安度過節日假期。
各單位要認真清理一下文件資料,將重要文件保管好,貴重物品放在安全處,防止被盜。財務部門要保證保險柜等重要設施的安全穩固。保證門窗的關閉和落鎖,并由該部門負責人落實到位。
2022年其他節假日放假調休安排如下:
一、元旦:1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
二、春節:1月31日至2月6日放假調休,共7天;1月29日(星期六)、1月30日(星期日)上班。
三、勞動節:4月30日至5月4日放假調休,共5天;4月24日(星期日)、5月7日(星期六)上班。
四、端午節:6月3日至5日放假,共3天。
五、中秋節:9月10日至12日放假,共3天。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