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文明是什么時候被挖掘發現的?
古埃及的歷史,見于非埃及史書的最早記錄是古赫梯人的泥板文書,之后希羅多德的歷史,羅馬史學家的做品中也提到過埃及(羅馬史料主要是埃及的希臘-羅馬時期)但隨著公元400多年埃及最后一座神廟被關閉,古埃及文字失傳.古埃及歷史也就不為人知.
說道古埃及文明的再發現,不能不提到一個人,和一件文物.就是埃及學的創始人,語言學家法國人商博良,和著名的羅塞塔石碑.商博良的生平度娘上有不介紹了.在他之前也有考古學家注意了古埃及文字,但他們的解讀都是錯的.1805年拿破侖遠征埃及,在羅塞塔這個地方士兵修筑工事發現了羅塞塔石碑,這塊記載為了慶祝托勒密11世即位紀念日修筑雕像的石碑,成為打開埃及文明的一把鑰匙.這塊石碑用三種文字記載了同樣的內容(古希臘文,古埃及文祭司體和世俗體)商博良通過古埃及文破譯了古埃及文----------使用象形文字的拼音文字.這樣大量存在于雕像,神殿墻壁,方尖碑,紙莎草紙卷上的古埃及文被破譯出來.古埃及文明被人類重新認識,并形成了新的學科------埃及學
--網上找的
這問題問的,這么說吧 ,秦始皇的歷史是什么時候挖掘出來的?
古埃及文明為什么會消失
主要由于語言與文獻的消失。
古埃及被馬其頓亞歷山大征服,進入“希臘化”時代,希臘語成為官方語言,古埃及語言文字受到的影響逐漸擴大。
公元前1世紀下半葉羅馬征服埃及后,埃及古文獻在羅馬內戰中大部被毀,拉丁語的推行更擠壓了古埃及語的存在空間,尤其是基督教被確立為羅馬帝國官方宗教后,對古埃及語言文化影響重大的多神教受到壓制。
529年查士丁尼皇帝關閉了所有多神教與世俗文化中心,古埃及文化更加式微。644年埃及被新興的阿拉伯勢力征服,居民改用阿拉伯語言,改信伊斯蘭教,古文獻再次遭到毀壞,最終蕩然無存。
語言與文獻的消失,使得以語言與文獻為載體的傳統信仰與價值觀念隨之消失;伊斯蘭教的確立更使得埃及成為穆斯林世界的一部分,古埃及文明遺產所承載的信仰與價值觀不復存在。
它在一千余年后為人所知,只是緣于一個偶然事件:1798年,拿破侖遠征埃及,發現羅塞塔石碑,1822年法國學者商波良解讀象形文字成功,埃及學誕生,古埃及文明才重見天日。
擴展資料:
古埃及文明是指在尼羅河第一瀑布至三角洲地區,時間斷限為公元前5000年的塔薩文化到公元641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的歷史。
專家們實際探討古埃及文化的時間范圍,是公元前3100年埃及南、北王國的首次聯合,到公元前30年羅馬帝國屋大維攻占埃及,克利奧帕特拉七世自殺,托勒密王朝覆滅,埃及并入羅馬帝國。亦即通常所說的歷史三千多年的法老王朝。
古埃及文化是人類四大文明發祥地之一,也是阿拉伯文化的源頭之一。
參考資料:
人民網-中國文明是世界唯一未曾中斷的文明嗎
百度百科-古埃及文明
消亡原因:
約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存在城邦,后統一。古埃及王國經歷了八個時期,31個王朝。至公元前525年,西亞地區崛起的波斯向北非擴張,征服了古埃及,古埃及王國滅亡。亞歷山大滅波斯后,埃及隨之又成為亞歷山大帝國的一個行省。亞歷山大死后帝國分裂,北非古埃及地區獨立為托勒密王朝,后被古羅馬征服,又成了古羅馬的一個行省。但直到這個時候古埃及的民族還是古埃及人。公元7世紀30年代阿拉伯人崛起,從東羅馬帝國手里奪取了埃及,埃及開始在穆斯林的統治下。公元13世紀阿拉伯帝國滅亡,但隨后小亞細亞地區的奧斯曼土耳其崛起,再次征服埃及。從阿拉伯帝國到奧斯曼帝國,埃及長達1000年以上時間是由穆斯林統治的,古埃及民族滅亡,埃及人口的主要成分也變成阿拉伯人,到現在為止,埃及仍是阿拉伯世界的一員。
1.周邊國家的崛起,喜克索人,努底亞人和波斯人完成了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的過渡后
開始入侵埃及,擴展勢力。連年戰爭削弱了埃及的實力。
2.氣候變化,尼羅河改道和蝗災使得埃及中下游地區洪水泛濫,顆粒無收,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
來自中東的新生疾病使埃及喪失了大量成年勞動力。
3.國家內部政教沖突不斷,宗教分裂,祭祀集團侵占國土,國王又懦弱無剛。
兩次古王朝中間期證明了埃及奴隸社會的中央集權已經嚴重削弱。
為什么古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以及古瑪雅文明會消失?
為什么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而其他文明古國都消失了?他們有那么多的文明成就(早期),為什么后來發展速度越來越慢了?因為他們的文明與科技成就大多是在公元前,隨著時間的變遷,怎么就倒退了?首先,中國是最早進入封建社會的國家,而其他文明古國都還停留在奴隸社會,社會生產力無法提高,奴隸制度的發展,等同驅散人類集中地,戰爭、社會的不公平,迫使人類再次遷徙。社會都不進步,哪來國家會發達,就算有多少發明都無法力挽狂潮,當然會沒落。
西歐就是在羅馬帝國沒落后,掀起了封建熱潮,才出現中世紀的高潮。
而非洲就是無法擺脫奴隸社會的控制,才等著被歐洲人欺負。(地理位置是主要原因)
而“因為他們的文明與科技成就大多是在公元前,隨著時間的變遷,怎么就倒退了”這句是錯誤的~~
5000多年前巴比倫發明了耕種,但到現在還能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國家的覆亡與科技成就是毫不相干的。
古時人類愛崇拜神論主義,教派歧視十分嚴重(在基督教出現前),會引發大量戰爭,戰爭是會消耗國力(中世紀的拜占庭帝國就是個好例子),無論時間如何變遷,歷史總是會重演,所以這并不是公元前的問題。
文明的消失可以牽涉到種族、教派、社會制度等的問題,一時的說明是難以說清的~~~~
古埃及、古巴比倫、中美洲瑪雅文明等古文明之所以失去昔日的光輝或者消失在歷史的遺跡中,其根本原因是破壞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生態系統。幾千年的歷史表明,中國的生態演變也是自然與人為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歷史的主軸越是靠近當代,導致生態惡化的人為破壞就越是明顯。發達國家在工業化初期都經歷過資源高消耗、環境高污染階段,而發展中國家則普遍面臨著人口高增長、生態與環境惡化的嚴峻現實。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現代化建設進程中,惟一正確的選擇是全面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大力加強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以循環經濟、綠色產業取代資源高消耗、環境高污染和生態高破壞的不可持續的發展模式。當代全球文明正在邁向可持續發展道路。
第一節 農耕文明時期的生態演變
華夏大地生態演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遙遠的農業革命以前。當時,人與自然的關系曾經歷了一次歷史性的大轉折。這次大轉折的標志是能夠利用“制造工具用的工具”,其中,最重要的是火的發明與使用。據科學家考證,我國在元謀人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炭屑、燒骨等遺跡。這是人類最早使用火的證明。也就是說,大約在170萬年前,人類就開始使用火。由于火的使用人類結束了自然奴隸的歷史,由被動適應環境轉向主動改造環境,開始了征服自然、駕馭自然的艱難而漫長的歷程。
一、人類古文明的興衰與生態演變
伴隨著火的使用和工具的制造,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人類對環境的利用與依存關系更加密切。在農業革命以前,地球上人口一直很少,人類活動的范圍也只占地球表面的極小部分。從總體上講,那時人類對自然的影響力還很小,只能依賴自然環境,以采集和獵取天然動、植物為生。此時,雖已出現了環境問題,但并不明顯,地球生態系統有足夠的能力自行恢復和保持平衡。
農業革命以后,情況有了很大變化。一是人口出現了歷史上第一次迅速增長,由距今10 000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末期全球約530多萬人增加到距今2 000年前后的1.33億人。人口的大量增加,對地球環境的影響范圍和程度也隨之增大。二是人們學會了馴化野生動、植物,有目的地耕種和馴養成為人們獲取食物的主要手段,使人類的食物來源有了保障。隨著農耕作業的發展,人類利用和改造自然環境的力量與作用越來越大,而相應的生態問題日漸突出。從那時起,由于農業文明發展不當帶來生態與環境惡化,致使文明衰落的變故屢見不鮮。
1.古埃及文明的興衰
古埃及文明可以說是“尼羅河的賜予”。在歷史上,每到夏季,來自尼羅河上游地區富含無機物礦物質和有機質的淤泥隨著河水的漫溢,總要給下游留下一層肥沃的有機沉積物,其數量既不堵塞河流與灌渠、影響灌溉和泄洪,又可補充從田地中收獲的作物所吸收的礦物質養分,近乎完美地滿足了農作物的需要,從而使這片土地能夠生產大量的糧食來養育眾多的人口。歷史學家認為,正是這無比優越的自然條件造就了埃及漫長而富于生命力的文明,并由此興盛了將近100代人。后來雖然古埃及的統治者幾經變動,但那塊古老的土地作為豐裕的糧倉,依然幫助那些征服者們渡過了2 000多年的富足生活。尼羅河流域的土地所以能使文明繁榮達數千年之久,主要取決于尼羅河河谷地區獨特的自然生態特性。然而,長期以來由于尼羅河上游地區的森林不斷遭到砍伐,以及過度墾荒、放牧等,導致水土流失日益加劇,尼羅河中的泥沙急劇增加,大片的土地荒漠化、沙漠化,昔日的“地中海糧倉”從此失去了輝煌的光芒,最終成為地球上生態與環境嚴重惡化、經濟貧困的地區之一。
2.古巴比倫文明的興衰
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曾經誕生過燦爛的古巴比倫文明。這塊廣袤肥美的平原,由發源于小亞細亞山地的兩大河流——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沖積而成。公元前 4000年,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在肥沃的美索不達米亞兩河流域發展灌溉農業。幼發拉底河高于底格里斯河,人們很容易用幼發拉底河的水灌溉農田,然后灌溉水排入底格里斯河,再流人大海。良好的生態系統帶來了發達的農業,農業的發展又帶來了繁榮昌盛,在兩河流域建立了宏偉的城邦。從公元前500多年開始,巴比倫文明逐漸走向毀滅并被埋藏在沙漠下將近2 000年,變成了歷史遺跡。古巴比倫文明的敗落曾經是一個秘密,而地理學和生態學專家對此作出了令人信服的破解:古巴比倫文明衰落的根本原因是不合理的灌溉。由于古巴比倫人對森林的破壞,加之地中海的氣候因素,致使河道和灌溉溝渠嚴重淤塞。為此,人們不得不重新開挖新的灌溉渠道,而這些灌溉渠道又重新淤積。如此的惡性循環,使得水越來越難以流人農田。一方面,森林和水系的破壞,導致土地荒漠化、沙化;另一方面,古巴比倫人只知道引水灌溉,不懂得如何排水洗田。由于缺少排水系統,致使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地下水位不斷上升,給這片沃土罩上了一層又厚又白的“鹽”外套,使淤泥和土地鹽漬化。生態的惡化,終于使古巴比倫蔥綠的原野漸漸褪色,高大的神廟和美麗的花園也隨著馬其頓征服者的重新建都和人們被迫離開家園而坍塌。如今在伊拉克境內的古巴比倫遺址已是滿目荒涼。
3.古地中海文明的演變
地中海地區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歷史上的一段時期,沿地中海的一些國家曾呈現出一種進步而又生氣勃勃的文明。如今,除了很少幾個國家還比較發達外,其他都淪為20世紀世界上相對貧困落后的地區,其中有些國家現在的人口也僅有先前人口的1/2或者1/3。地中海地區多數國家的文明興衰過程非常相似:起初,文明在大自然的漫長年代造就的肥沃土地上興起,持續進步達幾個世紀,隨著開墾規模的擴大,越來越多的森林和草原植被遭到毀壞,富于生產力的表土也隨之遭到侵蝕、剝離和流失,損耗了作物生長所需的大量有機質營養,于是農業生產日趨下降。隨著土地生產力的衰竭,它所支持的古文明也逐漸衰落。
4.瑪雅文明的滅亡與古印度文明的演變
在中美洲熱帶低地森林中發展起來的瑪雅文明,也同樣是由于生態惡化導致地力衰竭而走向衰亡的。19世紀中葉,探險家們在中美洲熱帶森林里,發現了用巨大石塊建造的雄偉壯觀的神殿廟宇,至此才知道這里曾經誕生過一種偉大的文明。那么,瑪雅文明為什么在不到1000年的時間里就由興盛走向衰落呢?最新的科學研究揭示:在公元750—950年,瑪雅文明經歷了一次漫長的旱季,中間發生過三次持續時間3~9年的大旱災,這些災害使那里的生態遭到嚴重破壞,瑪雅人的主食玉米產量大幅度下降,飲用淡水枯竭,食物、水資源的持續短缺使得輝煌一時的瑪雅文明走向了毀滅。
印度文明被稱為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其文明的發端與所依賴的自然環境有密切的關系。印度半島大部分地區是一個坡度徐緩的高原,境內江河縱橫,土地肥沃,農業發達。在北面,喜馬拉雅山脈如屏障聳立,南面則以低矮的溫德亞山與德干高原相隔。印度平原地區面積遠遠超過了法國、德國和意大利面積的總和。在這廣闊的平疇沃野上,流淌著印度河和恒河。印度史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文明——哈拉巴文明,就是在北印度平原的印度河—恒河平原上產生的。北印度平原被其普拿沙漠和阿拉瓦利山脈分為兩個部分。沙漠以西的平原為印度河所灌溉,以東的平原為恒河及其支流所灌溉。河流將高原上的土壤帶到平原上堆積起來,使土地肥沃,河流則使交通十分便利。印度河—恒河流域豐饒的生態與環境,是大自然的慷慨賜予,它哺育滋養了悠遠的印度文明??墒牵詠恚值募眲∑茐膶е逻@個處于熱帶地區的文明古國的生態系統變得極其脆弱。不僅許多昔日的沃野良田變成了沙漠,而且水旱災害連年不斷,水土流失十分嚴重。不合理的灌溉又加劇了土地的鹽堿化。直到20世紀60年代,在聯合國專家的指導下,通過抽取地下水治理土壤鹽堿化,并在印度河上游建立曼格拉大壩調節灌溉渠道中的水量,才遏制住土地荒漠化的勢頭,保障了農業的發展。
上述古文明國家和民族的興衰變幻說明,在漫長的農業社會,生態破壞已經達到了令人驚訝的程度,并產生了極其嚴重的社會后果。問題的關鍵并不在于農業的發展,而在于農業發展必須按照自然生態規律進行。如果違背了自然生態規律,不僅是農業,其他產業的發展也都會對生態與環境造成巨大的破壞,最終導致整個經濟社會發展難以為繼,以至衰敗消亡。
因為西亞的兩河流域和尼羅河流域誕生出來的文明實在太多了.先拿埃及吧,算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誕生出來的文明過渡,通過統一戰爭形成了最早的國家,其統治者是法老.但是到了后期,他們遇見了強大的巴比倫帝國,亞述帝國,波斯帝國,馬其頓帝國,羅馬帝國,和滅亡他們的阿拉伯帝國.埃及先后成服于這些帝國,但文化一直在發展,知道最后成為東羅馬的一個省,可以知道強悍的阿拉伯帝國出現,他們強迫埃及信奉伊斯蘭,大量的阿拉伯人也進入了埃及,埃及這古老的民族就與之通話,起文化也消失了.
巴比倫帝國出現過2次,一次是巴比倫帝國,另一次是新巴比倫帝國.
巴比倫帝國第一次就遇見赫梯人,當時唯一會用鐵器的人,但是沒有滅亡巴比倫.隨著赫梯人的滅亡,鐵器開始在西亞和埃及大量使用,隨后強悍無比的亞述人來了,這里要說下,亞述人是軍事天才,像什么攻城椎等等全是亞術人發明的,而且他們算是東方最好的弓騎吧.亞述人滅亡了巴比倫帝國,但是亞述人統治時間不長,隨后推翻他們的人建立的新巴比倫帝國,可波斯帝國的創造者居魯士卻率領大軍來到新巴比倫的都城,并釋放了巴比倫之囚,就這樣巴比倫滅亡了,但其文化一直沒有滅亡.
瑪雅這個比較難,真正的瑪雅人早在西班牙入侵的幾百年前就消失了,而西班牙殖民者遇見的都是那神秘瑪雅人的后裔.因為他們沒有遇見過強大的火器和西方殖民者身上帶的細菌和病毒,在加上殖民者對當地人的壓榨和虐待,導致后瑪雅人滅亡,隨著滅亡的還有印加帝國和墨西哥的阿滋特克帝國.
沒有很好的繼續承發揚
相關推薦:
個體工商戶營業范圍(個體工商戶營業范圍有哪些)
房屋買賣合同仲裁(房屋買賣合同爭議可否協議仲裁管轄)
沒收財產指的是什么(什么是沒收財產)
個體工商戶年檢費用(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年檢要收費嗎)
故意傷害傷殘鑒定(故意傷害傷殘鑒定標準及賠償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