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管理包括哪些內容?
施工管理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建筑施工企業的管理者負責施工項目的管理,這一過程主要涉及工程投標、簽訂工程項目承包合同、施工準備、施工及交工驗收等階段,這些構成了施工項目的生產周期。
其次,施工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需要根據項目階段的變化,做出相應的設計和措施,進行有針對性的管理,同時優化資源配置,以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效益。
再者,強化組織協調工作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環節,施工活動往往涉及到復雜的經濟、技術、法律、行政和人際關系等關系,因此,必須通過強化組織協調來保證施工順利進行。
施工項目管理的對象包括施工項目壽命周期各階段的工作,廣義的施工項目從投標、簽約開始到工程施工完成后的服務為止,而狹義的施工項目管理則是從項目簽約后開始到驗收、結算、交工時為止的一段過程。
施工項目壽命周期可分為五個階段,分別是投標、簽約階段、施工準備階段、施工階段、驗收、交工與結算階段以及用戶服務階段。
在投標、簽約階段,建筑施工企業從經營戰略的高度作出投標決策,掌握相關信息,編制投標書,依法簽訂工程承包合同。
施工準備階段涉及成立項目經理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進行施工現場準備,編寫開工申請報告等。
施工階段包括按施工組織設計安排施工,動態控制質量目標、進度目標、造價目標、安全目標、節約目標的實現,管好施工現場,履行工程承包合同,處理內外關系,做好記錄、協調、檢查、分析工作。
驗收、交工與結算階段,主要是工程收尾、試運轉、正式驗收、整理、移交竣工文件、財務結算、總結工作、編制竣工總結報告、辦理工程交付手續,項目經理部解體。
最后,在用戶服務階段,按合同規定進行用后服務、回訪與保修,保證使用單位正常使用,發揮效益,進行必要的技術咨詢、工程回訪、維修和保修。
施工管理內容和方法
施工管理是工程從設計到實施階段的關鍵環節,復雜且需細致規劃。作為建設單位,應從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是“三控”及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投資、進度、質量控制管理是相輔相成的,處理好這三方面關系,工程才能按預期目標保質保量完工。建設單位需細化總投資計劃,按進度提前準備資金,既保證撥款及時,又不積壓資金。施工單位按進度或合同約定獲得工程款,確保人工費及時發放,調動工人的積極性,材料及時供應,工程順利進行。
其次,施工計劃需嚴格按施工組織設計或橫道圖執行,正式開工前,施工單位需編寫施工組織設計,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審核,使其具有指導作用。施工中,共同檢查計劃與實際進度,建設單位、監理單位督促施工單位找出原因,抓住關鍵線路,調整施工方法,增加工序投入,保證進度。
工程質量受多種因素影響,如工人素質、材料優劣等,但歸根結底是管理水平。材料驗收需三方共同參與,確保質量。各工序施工認真,檢查到位,責任明確,質量才能得到保證。
進度款撥付不到位會影響質量,反之亦然。建設單位需靈活把握這三方面關系,抓住關鍵,保證工程順利進行。
監理人員在施工管理中起重要作用,每次撥款,監理需對工程進度、質量簽屬意見,形成約束和考核。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方面,若建設單位全權委托監理單位且現場不設人員,則不需參與管理。否則,應參與管理,監督施工單位糾正問題。安全、文明施工需各方重視,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資料管理包括建設單位記錄的文字材料、各部門下發、監理單位、施工單位上報的材料。所有材料按工程進度順序歸檔,建設單位設專人負責,便于查找。資料下發、簽收需經手人簽字,否則無效。建設單位直接委托的分部分項工程資料需施工單位簽收合格,否則限制撥款。
變更、簽證需符合手續,監理簽字生效,及時計算簽認存檔。建設單位需積累資料,各方配合,使資料完整有序,便于查找。
施工現場例會制度解決實際問題和協調各方關系,但不應變成形式例會,浪費時間。例會解決普遍存在的問題,各單位到會人員提前準備,會上能解決的立刻解決,不能的形成記錄并書面答復。建設單位需提前積累工程情況資料,發現問題及時匯報。
監理單位人員需約束,合同中應授予其經濟處罰權限,獎懲措施確保其積極性和責任心。監理人員獨立辦公、用餐,費用明確,保證公平公正。施工過程中,監理單位人員調整需書面通知建設單位,不合格人員及時調整。
施工各階段驗收需在施工單位自檢基礎上進行,監理、建設單位人員不能做質量檢查員,監理人員旁站監理,簽署驗收意見。建設單位人員巡查發現問題,會同監理、施工單位共同解決,參加驗收,組織規劃、消防、綜合驗收。
單位工程驗收由各施工單位自驗,監理復檢,合格后報建設單位統一驗收。
相關推薦:
計算機司法鑒定(司法鑒定需不需要電腦)
過失損壞電力設備罪(過失損壞電力設備罪立案處罰標準)
房產中介手續費(中介貸款買房手續費是多少)
公務員辭退(關于公務員的辭職和辭退)
工程保證金合同(工程合同質量保證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