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車事故怎么處理
法律主觀:
公交車出了交通事故的,公司的處理如下:
1、報警,由交通部門現場勘查;
2、交通部門進行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3、交通部門組織賠償調解;
4、調解不成的,向人民法院起訴;
5、對方不履行的,申請強制執行。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條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
造成人身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因搶救受傷人員變動現場的,應當標明位置。乘車人、過往車輛駕駛人、過往行人應當予以協助。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傷亡,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以即行撤離現場,恢復交通,自行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
不即行撤離現場的,應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僅造成輕微財產損失,并且基本事實清楚的,當事人應當先撤離現場再進行協商處理。
公交車客傷事故
我是公交司機,因避讓對方車輛急剎車,造成車上乘客受傷,后報警,交警認定對方全責,雙方無異議簽字。乘客是向我要求賠償還是對方車輛?公交車客傷事故是指公交車輛在線路營運中因緊急制動、突然變速、急促轉彎、路面顛簸、開關門操作不當等原因,使車上乘客身體失去平衡而摔倒、碰撞、擠壓導致受傷或物品受損而造成的事故。
公交客傷事故的原因
一、踩剎車的方法不對,不能根據所駕車輛的具體情況,掌握好剎車的具體使用和準備程度,不能有針對性掌握什么時候踩剎車、踩剎車的力度大小等看似細小、實則重大的操作要領。
二、車輛本身的剎車性能未調好,導致在踩剎車時,剎車反映要么太靈敏——來得太快,或者反映太遲鈍——來得太慢。
三、超時趕點、車速過快,無法控制速度,導致突發情況發生時,措手不及,不得不用緊急剎車來僥幸防范,這種情況,往往是防止了車外的事故,但卻引發了車內客傷事故。
四、路口搶燈,也就是為了搶在紅燈亮前勉強僥幸通過路口。該行為容易因為前車突然停車候燈,引發緊急剎車,如此一來,有可能避免了與前車追尾,但緊急剎車所帶來的車內客傷事故就會發生。
五、過于自信,對臨時性道路修整等形成的坑洼路段準備不足,總認為自己天天走這條路,對路況了如指掌,到跟前才突然發現修路的坑洼而僥幸沖過去造成客傷。
六、操作不當,抬離合器過急造成車輛突然前沖,或者從高速檔位錯掛進低速檔位,形成前文所說的突然加(減)速的時速差,造成客傷。這一點尤其以實習駕駛員經常易犯。
七、轉彎過快或高速變道,往往因此產生離心力導致車上人摔倒導致客傷。
很多客傷事故的肇事駕駛員將客傷事故歸咎于路面的意外情況,但城市道路的通行狀況本身就復雜,作為公交車駕駛員理應做到規范操作,平穩運行,謹慎駕駛。
我們的服務宗旨就是為市民提供安全、周到、方便、舒適、文明的出行環境,公交車平穩運行恰恰是行車安全的保證。
很多駕駛員同志日常操作中忽視了這方面的要求,起步猛抬離合,停車急踩剎車,轉彎猛打方向,遇坑洼路面不減速,最終導致各種客傷事故的發生。
駕駛過程中做到平穩運行、規范操作是對客傷事故預防的重要途徑。
公交車客傷事故的預防
要控制住客傷事故的發生率,減少經濟損失,作為駕駛員,首當其沖地就是要質問自己為什么會發生客傷事故。其次是要通過日常工作積累行車經驗,掌握必備的行車經驗。盡管造成客傷事故的原因各異,但只要認真做好以下幾點,還是可以進行有效地預防:
一、通過顛簸路面要慢。否則對于老年乘客(由于骨質已經硬化)易造成脊椎壓縮性骨折。我公司車輛的營運線路是有著嚴格的規定的,一般
公交車摔傷事故公交公司賠償
公交車摔傷事故如果是由公交公司原因導致,公交公司將承擔相應賠償責任,包括醫療費和相應的工作損失等。
公交車摔傷事故屬于交通事故范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規定,當公交公司存在過錯時,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具體賠償范圍包括但不限于:醫療費用、住院費用、護理費用和交通費等直接經濟損失;精神撫慰金、營養費等間接經濟損失;以及因受傷影響或治療而導致的工作時間和工資損失等。在處理公交車摔傷事故時,受害人需要及時進行證據收集,包括事故現場的照片、相關證明文件、醫院診斷書等,并到公安部門報案。然后根據自己的受傷情況選擇前往醫院治療或者回家休息,之后向公交公司提出索賠要求。公交公司會根據受害人提供的證據進行賠償,如果賠償數額和受害人要求不符,受害人可以申請仲裁或訴訟。
公交車摔傷事故中公交公司拒絕賠償怎么辦?如果公交公司拒絕賠償,受害人可以向當地交通管理部門咨詢或者進行投訴。如果仍然無法解決,可以通過法律途徑進行解決,例如起訴公交公司或者申請仲裁。
在公交車摔傷事故中,受害人有權利獲得相應的賠償,公交公司也必須承擔相應責任。受害人應當及時收集證據,并向公交公司提出合理的賠償要求,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四十條 提供公共交通工具運輸服務的單位或者個人,因提供該項服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相關推薦:
后履行抗辯權的適用(后履行的抗辯權的適用條件)
非票據之間的關系(什么是非票據關系)
國有企業資金拆借(國有企業之間拆借資金是否合法)
面臨家暴應該怎么辦(面臨家暴該如何應對)
行政拘留的期限怎么計算(行政拘留時間從什么時候開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