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農村土地征收補償新標準如下:
1、征用土地的應當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2、必須保障失地農民的生活水平不下降,長遠生計才能有保障。
征收土地是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征收為國家所有使用,將集體土地轉變為國有土地的行為,所以在征收土地過程中征地補償款是由國家對失地農民和集體進行補償。在征收土地過程中國家對農民的征地補償是按照年產值等標準進行的,一般控制在幾萬元以內。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七條 規定:征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征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片綜合地價確定。制定區片綜合地價應當綜合考慮土地原用途、土地資源條件、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求關系、人口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征收農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截止2019年12月:
農村土地常見的類型有旱地、水田、林地、菜田、住宅、道路、荒山荒地等,種類不同補償金額也不同,具體如下:
1、旱地分為耕地旱地和農田旱地,征收補償標準都是一畝補5.3萬元。
2、水田分為耕地水田和農地水田,其中耕地水田是每畝地補償9萬元,農地水田一畝補償9.9萬元。
3、征收林地及農用地一畝補償13.8萬元。
4、征收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包括工礦建設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每畝補償13.6萬元。
5、征收農村未利用地,包括空閑地、荒山、荒地、荒灘、荒溝等,一畝補償2.1萬元。
注:以上只是發達地區的效果補償,具體補償標準要按照你所在地區的相關補償文件為準。如湖南省最新補償通知中,長沙市一區域99000元/畝(一區域為市中心),二區域84000元/畝(二區域指離市中心遠一點地方),三區域78000元/畝。而邵陽市一區域補償71500元/畝,二區域62400元/畝,所以每個地區補償標準是不一樣的。
擴展資料:
面臨征地時,農民簽合同要注意以下這幾點,謹防補償款少給或掉入陷阱。
1、空白條款莫簽字。征地工作往往很難做,一般會找村干部挨家挨戶去動員和宣傳,還會給很多口頭承諾,目的是讓農民在協議書上簽字,這時候大家一定要認真看清協議上的每一個字,千萬不要被忽悠了。
2、征詢意見表要仔細填寫。農民作為被征收土地的主題,對征用的土地補償標準及安置途徑等都有申請聽證的權利,這個是在征遷過程中必須要履行的流程,農民們要仔細填寫后簽字確認。
3、征地協議要仔細審核。協議中會對土地征收過程中涉及到的各項條款都有明確的說明,包括征收的補償標準,對農民的安置政策等,如果農民自己看不懂,可以請相關方面的法律人士來幫助解答,千萬不要聽信別人一面之詞拿起就簽了。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土地征收
征地補償是指房屋征收部門自身或者委托房屋征收實施單位依照我國集體土地和國有土地房屋拆遷補償標準的規定,在征收國家集體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時,對被征收房屋所有權人(以下稱被征收人)給予公平補償?!?/p>
補償費用項目
1、土地補償費 用地單位依法對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因其土地被征用造成經濟損失而支付的一種經濟補償。
2、青苗補償費 用地單位對被征用土地上的青苗因征地受到毀損,向種植該青苗的單位和個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
3、附著物補償費 用地單位對被征用土地上的附著物,如房屋、其它設施,因征地被毀損而向該所在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
4、安置補助費、 用地單位對被征地單位安置因征地所造成的富余勞動力而支付的補償費用。
補償標準
1、各項征地補償費用的具體標準、金額由市、縣政府依法批準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規定。
2、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確定(有關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的補償標準):按當地統計部門審定的最基層單位統計年報和經物價部門認可的單價為準。
3、按規定支付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增加安置補助費。原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的土地管理規定,已經在2013年3月26日《土地管理法》中刪除 。
補償管理
各項補償費用由被征地單位收取后,按如下方式處理:
1、土地補償費、依法應支付給集體的安置補助費、集體所在的青苗補償費和附著物補償費,由被征地單位管理和使用。
2、青苗補償費和附著物補償費歸青苗和附著物的所有者所有。
3、安置補助費的歸屬、使用:
(1)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其管理和使用。
(2)由其他單位安置的,支付給安置單位。
(3)不需要統一安置的,發放給安置人員個人或經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集體所有的補償費用的使用收益分配辦法:
1、在當地金融機構設立專戶存放。
2、使用情況公開,接受村民監督。
3、分配辦法經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過半數通過,報鄉政府備案。
補償糾紛
1、補償標準爭議 先由縣級以上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
2、補償費用分配糾紛 其性質為民事糾紛,當事人為村委會或農村集體經濟和村民,當事人可以通過民事訴訟解決。
3、征地信息公開糾紛 屬于行政爭議,當事人可以通過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方式解決。
擴展資料
對于農村人口田地被征收的補償標準,因各地的經濟發展是不一樣的。而且田地上的一些地上建筑物或者青苗補償款也是有區別的。
1、地上青苗的補償款,這需要根據清明的生長時間長短進行補償。一般的青苗補償款,目前執行標準為每畝800元左右。具體的標準是前三年的產量的平均值的3到5倍進行賠償。對于即將收獲的農作物來說,必須是進行自行收貨,不再給予賠償。
2、對于地上如果有果樹、苗木或者是經濟林。對于這一塊補償,國家有明確的規定,或者說是根據我說的年齡以及結果的生產期等等,給予一定的補償,這種補償是最高的。對于苗木或者是經濟林來說,補償標準按照正常的苗木賠償,對于經濟林如果達到了成材的情況下,可以自行采伐,不再給予。
3、對于占用承包地的補償標準。這一點國家的補償標準,目前一般為每畝5.8萬元左右,當然水田和旱田一的差距。具體情況是由于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和補償標準制定決定的,對于偏遠地區的農村田地一般在4萬元左右每畝;對于靠鄉鎮比較近的地方的田地,補償一般在7萬元左右每畝;對于縣城周圍的土地補償標準要高一些,一般在10萬元左右每畝,當然對于經濟發達地區的補償標準會更高。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征地補償標準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