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宅基地征收補償標準是什么
1、目前農村宅基地征收主要包括三種補償方式:
(1)土地補償費
(2)就是安置費補償
(3)就是房屋附屬物
2、征收宅基地補償標準費用有4種方法
(1)征收宅基地的安置費和土地補償按照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來進行計算。
(2)附屬物按照當地政府下發的補償方法給予等價補償;
(3)農村房屋拆除補償標準:
農村草房一平米補償1900元。
農村磚瓦房一平米補償2400元。
農村磚砼結構房屋一平米補償2800元。
農村二層及兩層以上樓房一平米補償3300元。
(4)農村房屋附屬物補償:
按照等價方式補償,異地安置每戶2萬元補償。
四種房屋無法獲得補償1、不符合一戶一宅的人
現在我國農村實行的是一戶一宅的原則,那么關于拆遷也是如此,房屋的補償也只會補償一處房屋,多出來的房屋不僅不會拿到錢,還會被村集體給收回。
2、房屋存在糾紛的人
在農村老一輩的房屋一般都是由子女繼承,但是如果自己的子女眾多,而事先又沒有立下遺囑,出現了土地糾紛的情況,這樣也是無法進行宅基地確權的,也是拿不到房屋拆遷補償。
3、不是農村集體成員的人
農村宅基地的確權和拆遷補償,首先需要具備的條件就是必須是村集體成員的身份,如果不是村集體成員的話,不僅無法進行確權,而且宅基地的來源也將會被徹查,總而言之,這種人是拿不到拆遷補償的。
4、在耕地上建大棚房的人
開始,我國農村在耕地上建大棚房的現象是非常嚴重的,這種行為已經觸犯了我國的規定,所以農民需要好好的反省一下,這種情況也是拿不到拆遷補償的。
宅基地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1、現金補助。主要包括宅基地所有權補償價和集體住房補貼價,在一戶兩宅的情況下,房屋還是屬個人所有的,可以按集體補償價獲得一定的現金補償,最低標準為房屋的重建成本價+宅基地地價。而宅基地補償價格是按法律規定允許的宅基地面積來進行的,違規的宅基地是享受不到的。
2、產權互調。在相同的宅基地面積下補助房屋,對多余的房屋也一并計算房屋面積,給予其房屋的補貼。這種情況下村民通常可以獲得一棟幾樓的房子,但是宅基地不變,相同地段要按照面積最低拆一還一的標準。另行批準宅基地進行安置的,還會另外補償房屋的重建成本價。
3、自愿退出宅基地。如果農戶自愿退出多余的宅基地,國家會給予一定的補償,當然,這主要是針對通過合法買賣或繼承等原因產生的一戶兩宅或一戶多宅。
農村宅基地申請流程是什么?
1、申請。
申請人持申請材料向當地村委會提出書面用地申請。村委會應要在每一個季度集中申請材料,依法召開村委會或是村民代表大會進行審議,并張榜進行公布,在張榜公布之日起的15個工作日內本村村民未提出異議或者異議不成立的,上報給鄉鎮的國土資源所初審。
2、現場勘查。
鄉(鎮)人民政府組織國土資源所進行現場勘查和群眾調查,審查建房用地和建設申請的條件,并制作出勘查筆錄和審查意見書。
3、填申請表。
國土資源所初審合格后發放《農村村民住宅用地與建設申請表》。
4、委會審查。
村委會對申請人提交的《農村村民住宅用地與建設申請表》進行審查并簽署意見,證明申請人的原住宅用地的情況和家庭成員現居住情況,由負責人來簽字,同時加蓋村民委員會公章,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
5、審核上報。
鄉(鎮)府在收到村委會上報的住宅建設用地申請材料后完成審核并現場確定規劃用地范圍,并報縣國土資源局的初審。縣國土資源局對符合了審批條件的上報縣人民政府。
6、審批。
縣人民政府批準用地的,由縣國土資源局所頒發《建設用地批準書》。
7、放樣。
由國土資源所牽頭協同鄉鎮政府人員根據《建設用地批準書》和《村鎮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到實地放樣,劃定其范圍,填寫其《放樣記錄卡》,放樣參加人應當在《放樣記錄卡》上進行簽字。放樣以后,用地申請人方能動工建設。
8、驗收發證。
新建、改建、擴建農村村民住宅,應當自房屋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的30個工作日內依法申請辦理土地初始登記或者變更登記手續和房屋產權登記手續,領取土地使用權證書和房屋的所有權證書。
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宅基地2023最新政策如下:
1、征收宅基地的安置費和土地補償按照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來進行計算;
2、附屬物按照當地政府下發的補償方法給予等價補償;
3、農村房屋拆除補償標準:農村草房一平米補償1900元;農村磚瓦房一平米補償2400元;農村磚砼結構房屋一平米補償2800元;農村二層及兩層以上樓房一平米補償3300元;
4、農村房屋附屬物補償:一般是按照等價方式進行補償,異地安置每戶給予2萬元的補償。
國家征用宅基地拆遷補償形式有:
1、貨幣補償:貨幣補償是通過不同的法定依據由專業的評估機構對被拆遷房屋進行專業的估價,生成有據可循的多遠組成的補償金額;
2、產權置換:產權置換也被稱作產權調換,根據評估方法不同,有兩種置換方式。價值標準產權置換指的是依照法定程序,通過對被拆遷人房屋的產權價值進行評估,之后再以新建房屋的產權予以價值的等價置換。面積標準產權置換指的是以房屋建筑面積為基礎,在應安置面積內不結算差價的異地產權房屋調換。補償費用包括:
(1)土地補償費,用地單位依法對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因其土地被征用造成經濟損失而支付的一種經濟補償;
(2)青苗補償費,用地單位對被征用土地上的青苗因征地受到毀損,向種植該青苗的單位和個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
(3)附著物補償費,用地單位對被征用土地上的附著物,如房屋、其它設施,因征地被毀損而向該所在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
(4)安置補助費,用地單位對被征地單位安置因征地所造成的富余勞動力而支付的補償費用。
法律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七條
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
相關推薦:
拆遷賠償記錄(怎么查農村拆遷賠償款記錄)
槐樹占地賠償(占地樹木賠償標準價格表)
世博拆遷賠償(政府征收廠房如何補償呢)
村路占地賠償(修鄉村路占地賠償國家有標準)
懷遠拆遷賠償(懷遠縣拆遷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