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離婚房子會優先判給誰呢?
那么離婚房子會優先判給誰呢?1、一般離婚案中,如果男女雙方未對財產進行約定,則法院會根據雙方過錯的輕重來分割財產。一方明顯過錯,賠償給別一方的會多些。2、如果有房產證的住房在離婚協議中也明確歸屬,就按離婚協議執行。如果沒有明確寫明,一般會給產權證上誰的名字,再由該方補償另一方。當然,如果產權證上名字的一方是過錯方,有可能給另一方。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條夫妻雙方自愿離婚的,應當簽訂書面離婚協議,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登記。離婚協議應當載明雙方自愿離婚的意思表示和對子女撫養、財產以及債務處理等事項協商一致的意見。第一千零七十九條夫妻一方要求離婚的,可以由有關組織進行調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果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的,應當準予離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當準予離婚:(一)重婚或者與他人同居;(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遺棄家庭成員;(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準予離婚。經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后,雙方又分居滿一年,一方再次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準予離婚。
離婚之后房產怎么分?
男方起訴離婚后房產怎么分割。離婚房產分割如下:
(1)雙方當事人的意愿,對夫妻共同房產協商分割;
(2)如協商不成,法院會結合財產狀況、撫養權及是否存在過錯方,對房產進行分割;
(3)如雙方都不想要房屋,可以對房產進行拍賣、變賣,就拍賣、變賣的價款進行分割。
依據房屋性質、出資情況、購買時間及登記情況需要進行分類論述。
一、僅依據房屋性質(婚后共同購買):
1、軍產房:
軍產房的分割,法院會綜合考慮軍產房所在位置、是否可以上市交易、哪一方為軍人等情形進行處理。如可以上市交易的軍產房,法院可以對軍產房進行處理。如果一方為軍人的話,判由軍人一方使用,并綜合參考房屋的地理位置、市場價值等因素,獲得房屋一方支付另一方補償款。如不可以上市交易的軍產房,不同法院對軍產房的處理不盡相同:法院一般都不予處理或者只處理居住權;如果處理居住權的話,法院一般判決房屋歸由軍人一方居住,一次性給予另一方住房補助費用補償;如果雙方均系軍人,則房屋交由軍隊處理。或者軍人一方分得房屋,返還購置軍產房出資的一半給另一方。
2、央產房:
央產房也分為能上市交易和不能上市交易兩種。能上市交易的央產房一般按房產市值進行分割,由一方取得房屋所有權,再由取得房屋所有權的一方給予另一方相應的房屋折價款。不能上市交易的央產房法院通常做法是,只處理居住權或不予處理。
3、小產權房:
小產權房處理需要參考法院及房屋實際情況。例如:由于小產權房不具有合法性,同時夫妻雙方無法協商一致等原因,法院往往將此房產撇于夫妻共同財產之外,不予處理;若此房產已經經過相關行政程序合法化之后,法院會將該房產視為普通商品房,對所有權做出處理;若此房產長期存在并未收到行政處罰,鑒于其現狀利益以及相對穩定的財產形態,法院會對使用權做出處理。
4、公租房:
公租房通常分為政府直管公房和企業自管公房。法院對政府直管公房的分割以照顧撫養子女一方、無過錯方、照顧女方及殘疾一方為原則,通常由繼續承租的一方給另一方適當的經濟補償;企業直管公房的分割以本單位員工優先,若都為本單位員工則仍以照顧撫養子女一方、無過錯方、照顧女方及殘疾一方為原則進行分割。
5、兩限房:
需要與審批兩限房的機構,詢問房屋是否考慮了一方的購房資格,或者另一方權利導致購房面積變化、戶型升級等原因,然后法院一般也會以照顧撫養子女一方、無過錯方、照顧女方及殘疾一方為原則,進行處理,拿房一方給另一方補償款。
6、經濟適用房:
夫妻間對該經適房有財產協議,那就按照約定處理。如果沒有約定,雙方可以協商確定經適房的價值。如果雙方不能對經適房價值達成一致意見時,法院一般會采用以下三種方式進行處理:一種是申請政府回購,雙方平均分配回購款,實踐中較少見;一種是雙方通過競價來處理該經濟適用房,由出價高的一方取得該房屋的所有權,給予另一方折價補償款;一種是由法院在判決或者調解書中確認各自所占房產份額,即不實際分割房產,只確認份額。
7、還未辦理不動產權證的商品房:
一般如能明確近期可以辦理房本,法院一般也會以照顧撫養子女一方、無過錯方、照顧女方及殘疾一方為原則,進行處理。如不能辦理房本,可能會不予處理,或僅處理居住權。
8、有剩余房貸未結清的商品房:
一般法院以照顧撫養子女一方、無過錯方、照顧女方及殘疾一方為原則,進行處理。判決拿房者承擔房屋剩余貸款,并給予未拿房者補償。有些法院會以房屋貸款尚未結清,為避免后續銀行對剩余貸款償還發生爭議引發訴累為由,不予處理。
9、商品房:
如是夫妻共同財產,分割時法院會以照顧撫養子女一方、無過錯方、照顧女方及殘疾一方為原則,進行處理。
二、依據出資、購買時間及登記情況:
1、婚前,對方父母全款購房,登記的另一方名字:
原則上是夫妻共同財產,一方父母為出資人的情況下,因其與登記方并沒有直接的人身關系,出資買房一般是以子女結婚為目的。因此,雙方離婚時,如果出資方可以證明出資全部來自本方父母,但登記在另一方名下,法院一般會認定該房產為夫妻共同共有,出資視為出資方父母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是,如果登記方能夠提供出資方父母與登記方簽有書面的贈與約定或協議,那么就能認定該出資為出資方父母對登記方的單方贈與,為登記方的個人財產,出資方不能分割。
2、婚前,雙方出資買房,登記在一方名下:
需要考慮雙方是否有以婚后共同生活而買房的意愿,以及雙方的出資比例。未登記姓名一方如果能證明當時有以共同生活而買房的意愿,比如買房時間與結婚登記時間間隔很短、買房時雙方已經同居、雙方已舉辦過婚禮等,法院一般會認定該房產為夫妻共同財產,并在此基礎上考慮雙方的出資,對出資多的一方適當傾斜。
如果不能證明雙方有以共同生活而買房的意愿的話,可能會視為未登記姓名一方對登記方的贈與,從而認定為登記姓名一方的個人財產,離婚時不予分割。也有可能認定為雙方共同房產,予以分割。
3、婚后對方以出資購房,登記自己名下:
首先要確定的是對方的出資能不能證明是個人財產,其次要確定的是購房方式是全款還是貸款。一般來說能證明出資來源是個人財產的常見情況有幾種:對方婚前有房,且售房款沒有與其他財產混同;某筆存款原本就是一方的婚前存款,婚后沒有與其他財產混同;兩個人有協議約定,約定為某筆存款屬于對方的個人財產;對方與他人有約定,是他人單獨贈與給對方的存款等。在能證明是個人財產的基礎上,如果是以全款的方式購買,屬于對方的個人財產,離婚時不予分割;如果是以貸款的方式購買,屬于共同財產,離婚時平均分割,但是會考慮相應的出資問題,有可能會在平分的基礎上適當照顧出資多的一方。在不能證明是個人財產的基礎上,無論是以全款還是以貸款的方式購買,都屬于雙方的共同財產,離婚時法院一般會按照平均分割的原則來處理。
4、婚后,雙方以共同出資買房,登記在一方名下:
該房屋屬于夫妻共同財產,一般按照均分的原則處理。婚后,雙方共同出資購房,無論登記的是一方還是雙方的名字,除非有其它協議存在,該房產均屬于夫妻共同財產,一般法院也會按照均分的原則進行處理。
在司法實踐中,具體如何確定雙方所得的房產份額時,法院也可能會考慮到雙方出資中是否包含個人財產,并根據照顧婦女兒童原則、照顧對家庭貢獻較大一方等原則,在分割比例上對出資較多一方、女方、撫養子女一方等進行適當傾斜。
生活中,常常存在一方婚前已繳付房屋首付,婚后夫妻共同還貸的情形,對于婚前買房婚后共同還貸離婚時房屋的分割問題:應當由雙方自主協商處理;協商不成的,法院一般判決該房產歸登記方所有,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登記方的個人債務;婚后共同還貸所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由登記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一、婚前一方購買婚后共同還貸的房產離婚時如何分割
夫妻一方在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并在銀行進行貸款,婚后夫妻以共同財產還貸的,房屋登記于首付款出資方名下。此類房產實際是婚前個人財產與婚后共同財產的混合體。
1、雙方協議處理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七十八條第一款規定:“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并在銀行貸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
2、協議不成的處理
婚前買房婚后共同還貸離婚時對于房產歸屬問題協商不成的,法院可以判決該房產歸登記方所有,婚后夫妻共同財產還貸部分所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的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補償。所以,離婚后房產仍歸屬于登記方所有,但需要向另一方支付兩類補償款:
(1)婚后共同還貸部分所支付的款項;
(2)相對應財產的增值部分。
二、“雙方婚后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計算
對于如何給未取得房屋產權的一方補償的問題,除房屋原購房款部分的價值外,取得產權的一方還應當向另一方補償房屋的增值,而不能僅給付夫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共同還貸所支付款項的一半。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民一庭關于明確離婚時房屋補償計算標準的通知》中規定的計算公式:
給予另一方補償數額=婚后夫妻已共同還貸數額(本金+利息)÷實際總房款(總房款本金+已還利息)×離婚時房屋的市場價格×50%。
且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法院也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087條規定,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利益原則依法判決。
婚后購買的房屋,如無特殊規定,應當按照男女平等原則、照顧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則、有利生活,方便生活原則、權利不得濫用原則進行分割,同時綜合考慮雙方對房屋的貢獻、照顧婦女兒童以及無過錯方的原則。
一、婚后共同財產分割一般原則
1、男女平等原則。就是夫妻雙方有平等地分割共同財產的權利,平等地承擔共同債務的義務;無論男女雙方哪一方對房屋的實際付出更多,在無約定的一般情況下,應當按照男女平等原則平等分割。
2、照顧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則。這里的“照顧”,既可以在財產份額上給予女方適當多分,也可以在財產種類上將某項生活特別需要的財產,比如住房,分配給女方。要特別注意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財產權益,未成年人的合法財產不能列入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3、有利生活,方便生活原則。在離婚分割共同財產時,不應損害財產效用、性能和經濟價值。不可分物按實際需要和有利發揮效用原則歸一方所有,分得方應依公平原則,按離婚時的實際價值給另一方相應的補償。
4、權利不得濫用原則。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不得把屬于國家、集體和他人所有的財產當作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不得借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名義損害他人合法利益。
5、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在共同生活中消耗、毀損、滅失的,另一方不予補償
離婚房產證是我的名字房子分給誰
不論房產證上是一方的名字,還是雙方的名字,只要是夫妻雙方婚后共同出資(包括貸款)取得的房屋產權,均為共同財產。明確產值,即房屋價值,按市場價計算,不按當初購房合同金額計算。再次,分清權益部分和債務部分。如果涉及貸款,先要將貸款部分除去。
一、離婚房產證是我的名字房子分給誰? 1、不論房產證上是一方的名字,還是雙方的名字,只要是夫妻雙方婚后共同出資(包括貸款)取得的房屋產權,均為共同財產。 2、對于婚后房產權屬問題的其他幾種情況: (1)夫妻雙方婚后出資(包括貸款)取得房屋產權,離婚后房屋的分割 首先,明確產權,不論房產證上是一方的名字,還是雙方的名字,均為共同財產。其次,明確產值,即房屋價值,按市場價計算,不按當初購房合同金額計算。再次,分清權益部分和債務部分。如果涉及貸款,先要將貸款部分除去。也就是說,由取得房子的一方付給未得房一方房屋價值的一半,得房方單獨償還剩余的本金及利息。 (2)夫妻一方婚前付了全部房款,并取得了房產證,離婚時房屋的分割 既然是夫妻一方婚前付了全部房款,并取得了房產證,那么該房屋是婚前財產。因此,離婚時,另一方無權要求分割。 (3)夫妻一方婚前通過按揭貸款購房,取得了房產證,婚后夫妻共同還貸的房屋,離婚后房屋的分割 雖然房屋是一方婚前購得,但婚后房屋增值部分以及共同償還貸款的部分,除夫妻雙方另有約定外,應當視為共同財產。需要說明的是,共同還貸部分,不論是由一方用個人工資還貸,還是用雙方工資還貸,均應認定為夫妻共有財產。當然,如果一方確能證實,其還貸資金來源于個人婚前財產,那么該部分不應認定為夫妻共有財產。二、離婚財產分割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1、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2、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時,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 3、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4、離婚時,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企圖侵占另一方財產的,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離婚后,另一方發現有上述行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綜上所述,房產分割是離婚財產分割中的最重要的事情,這這方面引發糾紛的情況也很普遍。如果房子屬于夫妻共同財產,不管房產證上是誰的名字,房子都得平均分割。如果是一方婚前個人財產,則不能進行分割。因此,具體到離婚房產證是我的名字房子分給誰,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夫妻離婚房產怎么分配
夫妻離婚勢必會對名下的動產、不動產等財產進行分配的,特別是房產等高價值的財產往往是夫妻共同爭奪的對象,誰都希望自己可以拿到房產的擁有權。但有時候房產就只有一套,那么夫妻離婚房產怎么分配?夫妻離婚房產如何分配 (1)夫妻雙方婚后出資取得房屋產權,不論房產證上是誰的名字,均為共同財產。離婚時按照市場價值計算,由取得房子的一方付給未得房一方房屋價值的一半,得房方單獨償還剩余的本金及利息。 (2)夫妻一方婚前付了全部房款,并取得了房產證,那么該房屋是婚前財產,對方無權要求分割。 (3)夫妻一方婚前通過按揭貸款購房,取得了房產證,婚后夫妻共同還貸。雖然房屋是一方婚前購得,但婚后房屋增值部分以及共同償還貸款的部分,除夫妻雙方另有約定外,應當視為共同財產。 (4)夫妻一方婚前付了部分房款,但婚后才取得房產證,婚后雙方共同還貸的房屋,并不是意味著婚后取得房產證的房屋就應當是婚后財產,而是要將財產來源細分為婚前婚后兩部分進行分割。 (5)夫妻一方婚前付了部分房款,婚后共同還貸,或一方用個人財產還貸但房屋升值,離婚時,尚未取得房產證的房屋,人民法院不宜判決房屋的所有權歸屬,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判決由當事人使用。待取得房屋產權證后,再由任何一方另行向法院起訴。
(6)父母在雙方結婚前的出資,視為對自己子女的贈與,另有約定除外;父母在雙方結婚后的出資,視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另有約定除外。 (7)房產證上除了有夫妻雙方的名字外,還有子女的名字,或有父母的名字。此時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對房屋部分的財產分割不予審理,由當事人另案起訴;或者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將案件中止審理,告訴當事人另行提起析產之訴,后根據析產的判決結果,對夫妻共有部分的房屋進行分割。 (8)婚前雙方出資購房,但婚前取得的房產證上只有一方的名字,如果其不承認另一方購房時出過資,認為房屋屬于其婚前個人財產,則該房屋不作分割。另一方即使出了錢,但不能證明出資行為,法院也無法判決一方給予適當補償。
相關推薦:
房產證糾紛(遇到房產證問題如何正確維權)
公務員考核標準(國家公務員考試的考核標準 了解一下)
計算機司法鑒定(司法鑒定需不需要電腦)
過失損壞電力設備罪(過失損壞電力設備罪立案處罰標準)
房產中介手續費(中介貸款買房手續費是多少)